首先关于书名, "宅兹中国"出自何尊铭文,是中国一词的最早来源。在何尊铭文中,"中国"的含义,是指西周王朝的都城成周(今洛阳)地区,即"天下"的中心--伊河、洛河流域的中原地区。铭文记述了成王继承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今洛阳)之事。书还有个副标题,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这本书,其实是作者的一些论文集合,而且从文章写法来说,应该算是文献综述。不过文章引经据典、逻辑清晰,还是非常有可读性的。
开篇绪论首先从“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定义入手,何为国家,在现代应该说是比较明确的,即领土主权的地域范围之内。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当中,何为“中国”,哪些可以归为中国的历史,哪些又不属于中国的历史,却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有一个比较主流的观点,国家为拥有共同文化、信仰的一群人的想象的共同体。但如果这样理解的话,却容易陷入民族主义思维的禁锢之中。当前有不少研究古代中国史的国外论著会把蒙元史、满清史独立于中国史之外,而仅仅将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华夏民族的发展史作为中国史。最终作者认为应该从历史、文化、政治三个向度来研究中国。
正文的三个篇章,从宋代开始“中国”意识的凸显到亚洲概念的提出和周边各国(主要是日本)对中国的观感这个脉络来写,造成这些的转变,主要是由于外族入侵国力式微的原因造成的。在宋以前的中国,尤其是唐代,中国有的是一种“天下共主”的意识,认为自己是天下的中心,自身作为宗主国,周边的小国只是附属国。因此在强盛时期对于疆域边界此类问题并不敏感,“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从宋代开始,由于北方辽、金、西夏等诸国的进犯,开始有了民族存亡的危机意识,对于自身作为主权国,对主权、疆域等都开始有了明确的意识。而后蒙古统一中国,这之后在亚洲周边的国家来说(比如日本、朝鲜、越南等),这些国家在唐代的时候由于唐王朝对异族来唐学习所持有的开放和包容的态度(长安的太学曾经接纳过3万名外国留学生),受中国儒家思想影响颇深,对唐王朝也是十分崇拜。所以被外族占领的华夏大地不再是他们原先所仰视、需要每年进贡的宗主国,而是跟他们地位平等的国家。尤其是后来国力逐步减弱,甲午海战时中国还被日本打败,周边国家对中国的态度也在逐步的转变。文章的最后还有一部分关于研究中国历史的方法论,这部分对于非研究历史学的人来说,颇有些难以读懂,所幸这部分并不长。
总体来说,这本书还是十分值得一读的,它并非简单地描绘历史本身,而是通过大量的史籍研究和串联,阐述出历史背后思想、文化等等。另外作者还有个很重要的观点,历史的研究看似应该是客观的,但很难脱离政治的影响。“身处某一时代环境中的学者,很难避免当时政治、文化和社会环境的纠缠,因而具有问题意识的学术研究中,常常会带有某种现实关怀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