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朗读的意义
剧本是由编剧创造的,里面交代了场景,人物台词情节。以剧本为根基。加上演员自身对剧本的理解、二度创造和演绎才完整的构成了一部戏。
剧本剧本。我将其理解为一剧之根本。演员演戏不能违背脱离剧本。需要先将剧本熟悉:里面的人物关系人物特点,剧情起伏走向,只有对剧本有充分的了解了才能够去谈理解与加工。剧本就好像地基,想往上盖房子就必须是在地基的基础之上。有时演员为了更好地贴近角色,甚至会在一段时间的生活中把角色带入,也就是以角色的身份去生活,以能够不断加深对角色的了解。
“1000个人眼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那么演员眼中的这个角色肯定无法做到与编剧所赋予的本意完全相同。然而,编剧所赋予的每个角色形象都是有他自己的灵感的,也是有他自己一套完整的逻辑体系的。人物的特点,决定的人物关系与剧情的发展。所以演员一定要熟悉文本,并去理解琢磨,虽说不能也不用完全吻合编剧的灵感本意,但也绝不能够与大致的方向相反。演员是要有二度创造的,但这个创造的前提是先去正确,理解剧本。
剧本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他也拥有这些书籍相似的意义。只不过不同的是剧本,是为戏剧艺术而专门服务的。 朗读,阅读剧本可以让我们积累更多的素材。不同的人物背景环境故事,乃至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文化。和看书一样的是阅读朗读剧本也是一种长期的,日积月累的积淀。在不同的剧本中去发现共同点,以及各自不同的特点。
我认为剧本朗读,需要循序渐进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先大致去了解,可以先把剧本浏览一遍,大体了解知道了发生的故事和里面的人物,然后就可以试着带着感情去朗读了。当然这种感情不会是一上来就很准确的,而是需要再反复朗读东西逐渐完善,校正。
第二个阶段是精读一个角色。分好角色然后每个人去读自己的那个角色。在一遍遍地对词中去走近角色,体会他的思想与情感。并且熟悉他与剧中其他角色的关系。
第三个阶段是开始排练。走味调度等因素,此时都应该被考虑进去。此时就不只是单纯的台词了,还涉及的肢体动作走位占位等因素,此时就是表演的环节了。这是演员除了要去揣摩台词,还要去揣摩演角色的一切。更多身体语言的表达更大的情绪的起伏转折。更精细的行为铺垫。等等。这也就是所谓“排戏”这个阶段一般是为了演出而做准备的。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剧本都会经历这第三个阶段。毕竟演员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把每一个剧本都演出来。以及每一个剧本的舞美化妆,等等都是很繁复的事情。当然,如果能够进行第三个阶段,甚至到最后面向外界进行演出,那一定对于演员来说是一个宝贵的经验。
但是从另一方面讲单纯的剧本朗读,可以更多更广的去积累和挖掘剧本。因为少了排练演出的时间精力成本的耗费演员就可以更多的,将精力聚集于剧本的文本本身。可以对编剧所想传递的内涵有更深入的了解。这也是演员内在修养积累的一种磨练与提升。
“书是人类精神的食粮”,同样的剧本也是演员精神的食粮。多去朗读,更多的剧本能潜移默化的改变演员的内在气质和文化积淀。更加全方位的去打造一个更好的演员。
东明星光表演班学员:戴鑫浩
2020年6月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