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宝宝今年上小学,一下子跟以前在幼儿园的日子不一样了,回来有作业,之间还间或有着他自己喜欢的和我们推给他的各种课外班,所以一下子变得不是太适应,感觉别说宝宝,连我自己都觉得似乎每天都在疲于奔命。虽然宝宝嘻嘻哈哈意识不到,不过严重拖拉导致他每天睡不够,学习进步慢等等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如何改变呢?说实话我还没有想到太好的系统性的答案,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一定要从现在开始改变,一点一滴地做起,去尝试去练习,看看哪种方式比较适合宝宝并且适合我,就这样边实践边调整边总结吧,希望记录能给自己一些思考的依据和改进的基础。
今天的经验:
“拉锯战”第一:
宝宝下午14:00有课,那么我计划是13:30要准备出发去上课。宝宝吃完午饭12:35,他跑去跟他爸爸要求看电视。我想起他有作业没有完成,于是我们有了如下跟他的对话:
我:你的语文作业做好了吗?
宝:没有,你不用管了,我会做的
LG:你打算什么时候做?
宝:下午做
LG:下午你不是要上课吗?
宝:那就晚上做呗
LG:你看你都没有安排
我:宝宝,要不你把今天的阅读打卡先做完吧(班上的阅读课外作业,每天阅读一段文字录成将视频上传到班级群)
宝:不要
LG:先把阅读做了晚上还要做语文作业呢
宝有些犹豫,我赶紧跟他说:要不你选一个做吧,一个阅读作业、一个语文作业。先做阅读作业吧?这个做的快,做完就可以看电视啦……
“拉锯战”第一阶段以说服了宝同意先做阅读打卡这个结果小获胜利。
“拉锯战”第二阶段:
千万别认为宝宝认同了可以先做阅读这件事他就一定能乖乖得去做。这不,他是先拿着气球打了一会儿然后啪一下给拍到了沙发角落,然后自己赖在沙发上翻来滚去了。
我本来想顺手给他捡起来,转念一想:不行,得治治他乱扔东西的坏习惯。
于是跟宝说:自己捡起来。宝没有反应,依然赖在沙发上。我把嗓音提高一度:宝宝,如果你不想要这个气球了我就给你捡起来扔到,如果想要就自己捡起来。宝宝听完也不拖拉了,一骨碌爬起来过来捡起来。
“拉锯战”第三阶段:
不久,又出现了如下状况:
-打开书准备阅读,又发现宝宝开始脚踢桌底,差点把电话线扯掉...
-去拿个手机准备给他录视频,回来发现宝已经爬床上把头埋在被子里...
-坐着座椅上,一会儿拿起手套卷一卷,一会儿又扭着身子半趴在桌子上...
在拯救了电话线、把宝宝从被子薅起来、把手套拿走、让宝宝坐直咯别趴下之后,终于成功得让小臭宝的小屁股做到了学习桌前,翻开了书本。
想着不能随随便便让宝宝这样磨叽下去,就问宝宝:你还想看电视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于是跟宝宝说:从现在开始到我们出发去上课大概还有1个小时左右,如果你花5分钟做完阅读,你就有55分钟可以看电视;如果你要用50分钟做阅读,那么就只剩10分钟看电视了……
在给宝领读完书上的内容后,让宝宝自己朗读并准备录视频,宝还是磨磨蹭蹭。于是我跟他说:从现在开始我要严格要求了,你现在自己朗读,等你读顺了告诉我,我给你录视频。如果有一个错误就从头开始录一直到没有错误为止。录完后就都是看电视的时间,录不好就不看电视了……
宝说:我不知道录不录的好。我:我相信你一定能录好的。
第一遍:没录多久就出现错字,删掉,重来
第二遍:在中间的部分出现错误,删掉,重来
第三遍:前面部分稍稍有小错误,忍了,读到后半段又出现一个错误,删掉,重来
宝说:你为什么不能接着录啊?为什么非要删掉?
我:照着书读都会读错,你看你上次考试漏做一整道题就是粗心,所以我们现在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再读吧,你已经比上次读得好很多了。还有,不要像个机器人一样一个字一个字的蹦,要有停顿有点感情......
有意思的是:宝宝在第六遍的时候都读对了,虽然语音还是比较平淡不知道抑扬顿挫和停顿。不过比我预期的效果要好多了,而且也花了较少的时间。
总结
1、建立标准、严格要求。
以前我带宝宝做阅读打卡,没有提前跟宝宝说要求。读完后宝问可以了吗?我会告诉他这儿有打结那儿读错了,宝宝没有太清楚也不会预计时间,所以在一遍遍问可以了吗时就容易陷入不耐烦。
这次通过简单描述目标:一个字不能读错,给宝宝了一个标准,这样他知道什么情况下是可以的什么是还没有达到要求的,所以在我跟他说重新来时也没有那么大的逆反表现,能够很平静得接受结果,继续改进。
2、提供一定的选择
刚吃完午饭,宝宝第一反应是要看电视的,那么在要求他做语文作业时就非常不情愿,但是在给了他一个相对轻松的任务阅读,并且给他描述了任务完成后的好处(既可以看电视,又提前做完了阅读晚上就不用做)之后,“两害相权取其轻”,宝宝自然会选对他相对合适的一项
3、明确告知结果、指出收益及损失
宝宝在阅读之前玩气球并且乱扔,明确告诉他:如果不自己捡起来就给他扔掉,并且态度要坚决。
在宝宝磨叽不好好阅读的时候,明确告诉他:如果做得好做得快,就能很快地看上电视。
看来跟小孩子的沟通已经不能再像原来停留在吃饱了睡好了的问候基础上了,随着孩子的长大,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智慧、更多的思考。祝我们每一位父母都能跟着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