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孩子5岁半,男孩,晚上总怕黑,说有怪兽和大狼。孩子在3岁之前是由奶奶在农村照顾大的。当孩子去黑的地方时,老人家会说那里有老野猫会咬人,把人咬流血……3岁之后我把他接到身边,没有让他一个人呆在黑房间里过。
但是我小时侯也怕黑,不过我尽量做到在孩子面前勇敢,不给他害怕的感觉。我从小在一个“比较”的环境中长大,有社交恐惧。现在对孩子也会有比较心理。关于孩子, 我知道我教育上存在问题,所以我在努力改变自己。
关于他怕黑这件事,我还想再说一点。就是当许多人在一起时就不怕,只有我和他在一起,他就怕。我怕的时侯,他就怕;我不怕的时侯他也没表现出害怕;还有孩子有些不自信,他和别的小孩打架,很想打到别人;没打到别人时会生气,打到别人时又不敢使劲打别人。
我不知道他怕黑是我的原因,还是他自己有什么原因导致恐惧的呢?麻烦老师给分析下好吗?谢谢您。
当我和这位妈妈聊过后,我发现这个孩子是个想象力丰富且敏感性较强的孩子。孩子白天看过电视后,电视中的一些镜头便印在脑海中,加上他感受到了妈妈对于“黑暗”的恐惧,所以自动脑补了某些黑暗中的恐怖片段。
我告诉这位妈妈,孩子现在还小,分不清理想和现实的关系,随着孩子长大和阅历的增加这种状况应该会有所缓解。但是属于这位妈妈身上的问题,还是要解决。如果你长期克服不了这种恐惧,很难保证不会给孩子的童年留下什么阴影……
随后这位妈妈说到她的童年,她生长在80年代的农村,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庄稼人,在她的脑海中他们每天除了下地干活就是吵架,有时侯还会动手。那时在父母的眼里她是听话、懂事的。5岁时,母亲生了个弟弟,从此弟弟便成了家里和村里的焦点。在父母和村里人的心中,弟弟聪明、大胆,说是将来一定会有大出息,而在父母或其它人眼里,她除了听话以外,一无是处。于是她为了获得父母的关注和得到父母的喜爱和认可,从小便学会了洗衣、做饭、并主动提出照顾弟弟……
这让我想起心理咨询师马紫月老师曾经分享过的一个案例 :一个18岁的少年因奸杀邻居家不满6岁的小女孩被哥哥举报后被抓(案件发生后,哥哥发现家中有一双比较浅的血鞋印,通往弟弟的房间。联想到弟弟从小性格孤僻,不喜言语。哥哥怕弟弟一错再错,想不到更好的办法,所以向警察报了案)。他年迈的父母去监狱看他时伤心欲绝,他的哥哥也痛哭流涕,而这个男孩却始终无动于衷。
在警察与他的父母和哥哥交流后发现:哥哥平和忠厚善良,有一分体面的工作和收入;父亲老实本分,虽话不多,但也深明大义且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母亲随和安静,没有上班,多年来在家中操持家务和照顾全家起居。
当警察问他:你对自己做的事后悔吗?他说:我只后悔当时杀人后没有把血迹擦干净而因此露出马脚……
警察们一直想不通,一个看似如此和谐的家庭,怎么会养出一个这样冷血无情、视生命如草芥的恶魔!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是哪几个环节的出错,导致他一步步变得丧心病狂。
当心理学家在和他母亲深入交流时发现:他们的家里只有哥哥和弟弟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年龄相差5岁。在哥哥出生时,因为家里是个大家族且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孩子的姑姑、阿姨们都有许多时间,所以有许多人共同照顾哥哥,那时这位妈妈并没有感到抚养孩子的困难。在哥哥出生后的第三年,她的丈夫因为工作的原因被调到外地,全家不得不离开熟悉的环境跟随丈夫去陌生的环境。
在新的环境中母亲因为一直没有出过远门所以适应困难,加上丈夫忙于工作,频繁出差和晚归,妻子内心十分低落,将所有心思都用在了哥哥上。这时,在焦虑、孤独和寂寞中迎来了老二的诞生。
弟弟的出生给这位母亲带来的不是再为人母的喜悦,而是分身乏术的失落。这位母亲发现多了一个孩子后,家里除了孩子的哭声,洗不完的衣物,收拾不干净的房间外,可以慰籍心灵的就是与哥哥一起出去散步的短暂美好。
所以,当她发现老二动不动总是哭时,就在老二的嘴里放了个奶瓶,然后自己和哥哥一起出去散步。开始出门和回来后还能听到老二的哭声,慢慢的老二就不怎么哭了,所以,这位母亲好像找到了规律,每当老二发火或大闹时,都不理他,去和哥哥一起出去散步……
弟弟3岁多时送到幼儿园(当时父亲已经没有那么忙,在家里待的时间比以前要长很多),老师们反应孩子表现的比较冷漠,喜欢一个人呆在角落里,不爱与人交流。夫妻俩为此也想了许多办法,但是见效不大,所以只能顺其发展……不曾想会有今天的结果!
这位妈妈一直想不明白,相同的父母生出的俩个孩子,老二为何不能向老大那样乖巧、听话……
结合刚才刚才5岁半男孩母亲的讲述,我们发现哪怕是面对同样不被父母关注和偏爱的家庭环境,每个孩子表现“不满”的方式也是不同的。5岁半男孩的母亲希望通过不断迎合和讨好父母的方式来反抗父母的冷漠:“我都变成这样了,你为何还不爱我?”
那个18岁的失足少年用另外一种方式对抗来自父母的冷漠:“既然这个世界上谁也靠不住,那么从此以后我一定要努力满足自己想要的,不允许任何人欺负我。”
如果说他们的不同性格和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面对同样事件的不同态度和行事方法,那么他们身上共性的问题是需要家有儿女的父母们去反思和引以为戒的。
这个共性问题就是孩子的安全感建立。
什么是安全感? 在我看来身处恶劣环境时还能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找到保全安稳的方法。信任自己,同时也信任他人,这就是安全感。
根据著名心理学家艾里克森的理论,我们把0-18岁划分为5个成长阶段:
第一阶段:婴儿前期-亲密依恋关系形成(0-1.5岁);
第二阶段:婴儿后期- 自主性形成阶段(1.5-3岁);
第三阶段:幼儿期-主动性形成阶段(3-6岁);
第四阶段:儿童期-勤奋对自卑形成阶段(6-12岁);
第五阶段:少年期-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该表格参照艾里克森的生命周期理论结合现代人的生理情况将年龄幅度做了微调)
1.婴儿前期(0-1.5岁):建立安全感的阶段
我们也把这个阶段叫建立信任感的阶段。这一阶段婴儿的生理需要(如吃、抱等)应该得到及时的满足,这样他就会对人和世界产生一种信任感和安全感。
2.婴儿后期(1.5-3岁):发展自主性的阶段。
这一阶段孩子已具备一定的自理生活能力,比如自己吃饭、自己大小便等,父母一定要创造机会让孩子自己做事情。通过自己做事情,孩子能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自己对环境的影响,明确的感到“我能行!”父母不要因为怕孩子做不好或是有危险而过多限制孩子,自信是通过成功地做而逐渐建立的,而不是仅仅嘴上说“你真棒!”就能建立的。与其限制孩子、包办代替,不要耐心地教给孩子做事的方法,宽容地对待他一开始的“一踏糊涂”。
3.幼儿期(3-6岁):获得主动性和性别角色的阶段。
当父母不直接控制而由引导孩子自己作出行为时就产生了主动性。如果父母经常嘲笑孩子的活动,孩子就会产生内疚感。同样,此阶段如果不能建立合适的性别角色,孩子也会产生内疚感。
4.儿童期(6-12岁):建立勤奋感的阶段。
孩子如果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和社交方面取得成绩,得到了别人的肯定,会变得越来越努力;相反,如果学习上遭到失败或是老师、父母总是批评,就容易产生自卑感。
5.少年期(12-18岁):发展身份感的阶段。
一个人对自己体格、智能和情绪等品质感到满意,有明确的意志和目标,并预知这些品质能得到亲人的认可,就达到了个人身份的建立。青春期的体格变化、认知能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都在变化,如果在感情问题、伙伴关系、职业选择、道德价值观等问题上处理不当,即可产生身份感紊乱。
另外,与“安全感”联系起来的还有一个词叫“分离焦虑”。分离焦虑这个词不仅是针对3岁时初入幼儿园的幼儿与母亲的分离。更多时侯,也表现在我们与曾经熟悉、相依相偎的环境和人的分离。例如许多安全感不足的成年人也都活在“分离”的焦虑中,无法正视人生中的许多“分离”。常见的有毕业分离、首次远行、好友分别、前任分手等等一系列分离,每一次分离都是我们向自己的“内在小孩”告别。
而这一切,都源于安全感,始作俑者便是源于0-10岁之间婴儿和母亲的不成熟的分离。婴儿与母亲的分离包括三种情况:
1.成熟分离。 行为表现:既享受爱,又享受独立;
2.拒绝分离。 行为表现:对父亲或母亲表现无限依恋,无法独立;
3.牵强分离。 行为表现:对抗式或逃离式的分离,拒绝与父亲或母亲保持联系。
其实,人的一生都在学会如何正确面对分离和告别。许多人生活过到山穷水尽时仍不敢放手,不敢放弃,不敢给自己重新选择的机会。这些背后都是没有解决好分离焦虑。
另外,父母对孩子保护的太多或管得太严都容易让孩子产生分离焦虑。
所以,学会独立成了许多孩子共同面临的问题。而人一生最难掌握的也是“恰到好处”或“恰如其分”。
而许多心理分析学家也认为,性格形成受内在基因和外在环境两部分影响,而影响的中心是冲突。一直受周围人肯定、积极评价的孩子往往会产生一种满意感、自信感;而经常受到否定、消极评价的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感、孤独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于现实冲突所表现的内在的无能无力与外界的环境刺激会造成越来越多的矛盾,如果顺利解决了便形成积极的性格;反之,则形成消极的性格。所以,儿童的性格发展还与年龄、学校、社坐、父母原生家庭、父母教育策略有直接关系。
而3—6岁通常被称为“潮湿的水泥”期,这是孩子性格形塑最重要的阶段,孩子85%-90%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虽然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快乐、自信、受欢迎的人,但只不过这些特质不会因为父母的“希望”就会出现,更多情况下,是需要家长关注和培养的。
而因材施教,也决不是“穷养儿子,富养女”的一刀切理论。而是根据孩子不同的性格与年龄阶段进行适宜的教养训练。这样不管他们将来做什么,都可以活成自己希望的样子!
因材施教的艺术:
1.了解孩子先天气质特点—了解儿童先天性格与气质因子,做个顺势而为的家长,让孩子在个性天赋和兴趣爱好中发现成长的乐趣和参悟人生的意义;
2.阶段性年龄特点—了解儿童阶段性年龄特点和成长需求,掌握教养时机和问题来源;
3.亲子沟通—学习因材施教的亲子沟通技巧,尊重孩子价值评判标准 ;
4.看到孩子的真正需求—认识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相关因素及来源, ;
5.了解儿童的认知和学习特点—充分发掘孩子潜能,使我们的期望与孩子能力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