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立知社
作者 从迅
最近,我在阅读传播学经典著作《舆论》,它的作者是美国新闻评论家、作家沃尔特·李普曼,就是那位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的李普曼。
(注:此书之前译作《公众舆论》,2018年北大出版社发行版本译作《舆论》)
《舆论》成书于一战后的美国。彼时的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进行着,战后经济飞速发展,各类媒介和宣传方式方兴未艾。在这本书中,李普曼根据当时国内外的媒介、舆论状况,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
虽然已经过去了将近百年,书中描述的美国社会以及国际环境也与今天我们所处时代的状况大不相同,然而在阅读它时,我却不断地想通了一些事——关于当下的网络环境、关于争辩、关于键盘侠。
如果你总为网络上的异见大动肝火,甚至火力全开与键盘侠辩论,那么我推荐你阅读这本《舆论》,它一定会是你的降火良药。
这火怎么降?请往下看:
认识键盘侠:人与人是不同的
世界之大,包罗万象。真实的环境所包含的信息实在太过庞大、复杂,其变化又是转瞬即逝的。作为普通人,面对这微妙多元的外部世界,要做到一点不差地掌控,是不可能的。
通过慢慢掌握所接触到的这个世界的一点一滴,我们自然地在脑海中形成了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那是一幅关于自我,关于他人,关于自身需求、目标和社会关系的图景,却不是整个世界的全景。
于是我们很容易明白,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要认识到这种不同,李普曼认为应充分意识到每个人对于其所处世界的认识都是差异显著的,至于人与生俱来的错综复杂的差异性,则不那么重要——在尚未确定行为环境具有值得衡量的相似性的前提下,就去总结行为的相似性,此类做法实在过于浅薄。
而这种对于世界的认知的差异,也就导致了我们个人意见和行为的差异。就自己而言,我们总是认为自己脑海的图景是最真实的,进而将脑海中的世界等同于真实世界。
每个人脑海中都有关于这个世界的不同图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脑海中的图景是真实的,结果就是我们难以受到那些会影响自己行为的信念影响进而反思,而是“自以为是地嘲笑其他民族或其他时代的人所迷信的世界图景是多么的荒诞不经”。
为什么会有键盘侠?他接触的世界与你所接触的世界不完全重合,他脑海中的图景与你脑海中的图景差异较大,于是你们对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事情自然意见相左。
不过,仅仅是意见相左,并不能说明对方就是键盘侠。只从这个层面来看,你们还只是站在一个问题的不同角度而已。为什么最后对方成了公认的键盘侠,而不是你呢?这就和我们接下来说的刻板印象有关了。
理解键盘侠:刻板印象让人走偏了
说起“刻板印象”,大家心中可能不会有什么好的联想,也许是“断章取义”,也许是“冥顽不灵”。但其实刻板印象并不是个坏东西,我们要认识这个世界,一定绕不开刻板印象。
何谓刻板印象?上文我们提到,世界是包罗万象的,我们无法完全掌握它的全部,但是如果我们要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就必须尽量地去掌握这个世界,也就需要不断了解新事物。
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我们就像刚睁开眼的婴儿,陌生的事物对我们来说是模糊的。若要迅速、明晰地洞察陌生事物,我们就要“在事物模糊、易变的特征中,去捕捉其连贯、稳定的属性”,某种事物的这类属性拼凑在一起,就形成了刻板印象。
打个简单的比方,假如我与三个日本人接触了一段时间,发现他们总是很礼貌、总是很客气,那么我自然而然地会得出结论:“日本人是礼貌的、客气的”——这就是我对于“日本人”的刻板印象,尽管并非所有日本人都是如此。
也许你会说,刻板印象会导致我们认识事物不全面、不客观,但以我们的精力和时间,如果要从零开始、细致入微地观察所有事物,借助刻板印象无疑是最快捷、最经济的方式。
在李普曼看来,我们是这样借助刻板印象理解新事物的:在庞杂、喧闹的外部世界中,我们会优先认出自己的文化中已有的事物,然后又倾向于按照文化业已在脑海中设定好的刻板印象去理解这些事物。
所以,当有新事件发生时,你和键盘侠分别调动不同的刻板印象,接着得出了不同的判断。假设这是一则关于城管与商贩起冲突的新闻,在键盘侠脑海中,城管的刻板印象是“欺软怕硬,持枪凌弱的一群人”,而你则认为城管“维护市容,依法办事”,显而易见,你们会对新闻中的城管做出差异极大的评价。
随着新闻真相浮出水面,事实偏向的是“维护市容,依法办事”一方,键盘侠才正式成为键盘侠,而你则站在了公理一方,一场争辩似乎在所难免……
不必争辩:难在说服自己
与键盘侠争辩过的人,一定有过这些体验:他为什么无视事实真相,总是坚持自己那套说辞?为什么我费劲口舌也无法说服他?
李普曼认为:当刻板印象已完全固化,我们的注意力便会被吸引到那些能够支持这个系统的事实上去,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与该系统有矛盾的某些事实。换句话说,即便你把整个事件来龙去脉展示出来,他也可以选择性失明。
这就是刻板印象的另一面:阻止我们规范、全面地观察世界,在最大程度上消弭我们可能有的疑惑,以保证我们某种程度上的“舒适”。
“我们总喜欢把未来描述成符合自己心意的样子,总想消除那些阻碍我们满足自己欲求的因素,总想加固那些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屏障。要避免这些倾向,绝非易事。”
当你与键盘侠争辩时,双方都基于“我的信念不会错”的心理习惯,而这却是“不能容忍”的态度的产生基础,你不能容忍他,他也无法容忍你。
这种情况下,谁能说服谁并不是取决于谁的证据更充分,谁的辩术更高明,而是谁能说服自己、否定自己、改变自己的观念——那么他就是被说服的那个人。
但是为了我们自己的“舒适”,刻板印象极不可能让我们否定自己、改变自己的观念,结果如大家所见,与键盘侠的争辩总是以各执己见为常态。
这种争辩何止是没有必要,简直是浪费人生,容忍“异己”是世界上最难得、最不容易养成的雅量。
看到这,下次再碰到键盘侠,你知道该怎么降火了吗?
顺着捋了一遍键盘侠的思路以后,我们不妨反过来审视自己:我们脑海中关于这个世界的图景是如何的?我脑海中的刻板印象是否固化?在《舆论》一书中,李普曼写下了下面这两段极具启发性的语句,我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
仔细推敲你形成自己的看法时所依据的那些事实信息……比如你形成观点的依据是被谁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具体数目是谁统计的?谁发布的?是那个人亲自告诉你的,还是告诉你的人也是经人转述?……你可以问问自己这些问题,尽管它们难以回答,但是它们能提醒你:当你形成一个观点时,也许你对事件的真实情况远谈不上了解。而这一警示本身就能帮助我们避免一些认知上的谬误。
要想进行有效的思考,首先要避免判断。这样才能重获一种单纯的视角,摆脱情感因素的影响,令自己充满好奇心并且襟怀坦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