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走国道驱车回家,都会经过邻县的一个地方。那个地方的山上全是竹子,郁郁葱葱,山下是深深的一道沟,每逢雨天,云雾缭绕,仿若人间仙境。我每次都疑惑会不会凭空飞出来一位仙子呢?
遗憾的是每次都忙着赶路,因为老家有人在等着吃饭呀;因为时间有限,得尽快返城;因为晕车身体不舒服,不想再下来耽搁了;因为开车的人有路怒,无心欣赏风景……
但这丝毫不影响那个地方的美定格在我心中,现在那个地方的下段已经开发成漂流景区了,还有电影小镇什么的,我想等我排出时间一定要专门去玩一玩。
我的拙笔形容不出来那种美,还好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给了我心中的那片山最好的注解: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山峰耸峙入云端,水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在太阳的照耀下色彩斑斓,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不改其色。这里稍微有点夸张,其实竹叶在冬和初春是有点泛黄的。
这前面几句写“静”,那后面几句就要写“动”了。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我常常惊叹于文字的力量,就这么短短几句,就好像我已经置身在那片山脉。我看到清晨细如丝的薄雾,我听到猿猴、鸟儿的鸣叫;我坐在两岸石壁中间的水潭边上,看着鱼儿争相嬉戏,在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
“欲界之仙都”就是人间之仙境的意思。“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就是说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谢灵运是南朝著名山水诗人、文学家,他继承了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答谢中书书》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答就是答复,谢中书即谢徵(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书即书信。这篇名作其实是陶弘景写给谢徵的一封信,为陶晚年时所作。
南北朝时各种矛盾非常尖锐,政局极度动荡,因此不少文人喜欢遁迹山林,意图从自然美中去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解脱,因而他们常在书信中描述山水,来表明自己之所好,并从而作为对友人的问候和安慰。
陶弘景出生于江东名门,二十岁被引为诸王侍读,后拜左卫殿中将军。三十六岁梁代齐而立,便隐居句曲山(茅山)华阳洞。
陶弘景和梁武帝萧衍是好朋友,梁武帝几次想请他出山,他都不肯,还画了一张画:“两头牛,一个自在地吃草,一个带着金笼头,被拿着鞭子的人牵着鼻子。”
梁武帝一见,便知其意。虽不勉强陶出山为官,但书信不断,常以朝廷大事与之商讨,所以陶弘景又被人称为“山中宰相”。
陶弘景在医药、炼丹、天文历算、地理、兵学、铸剑、经学、文学艺术、道教仪典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而以对于药物学的贡献最大。
他对化学的贡献之一是记载了硝酸钾的火焰分析法,是世界化学史上关于钾盐鉴定的最早记录。
陶弘景整理医籍,十分尊重原作,决不乱涂乱改。他把搜集到的三百六十五种药加入《神农本草经》,用“黑”字写。后人有“本草赤字”和“本草黑字”之称。赤字是本经正文,黑字是后来加入的。
他一生爱松,尤其喜欢听松涛。他觉得听松涛声就像在听仙乐,常一人进深山探险,于山野古壑处闻之。
陶弘景继承老庄哲理和葛洪的仙学思想,揉合进佛教观念,主张道、儒、释三教合流,并进一步整理道教经书,对道教颇有贡献。
我发现历史上开明、通达且有卓越成就的人都是儒释道能融会贯通,而且有一定超越思想的人。
备注:在学文言文漫谈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