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生机的二年级教室
二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二年级的孩子奇思妙想、二年级的孩子充满好奇!每当第一次去二年级的教室,刚到门口就能感觉到孩子们伸直了脖子往外探,都要尽早看一眼这个新来的心理老师长什么样,到了教室他们总是像一群小麻雀一样叽叽咋咋的问着新来的心理老师一堆问题。老师,你是谁?老师,你来干什么?老师,心理健康课要干什么?老师,我们可以在操场上玩吗?老师,我们会做游戏吗?老师,你会给我们上课吗?
当我第一次走进这个二年级,孩子们和其他二年级不一样,全班同学仰着头睁着大大的眼睛楞楞的看着我,一点声音也没有。班主任老师说,掌声欢迎心理老师,“啪啪、啪啪啪”齐刷刷的鼓掌。我挥手说“同学们好!”,孩子们依然坐的端端正正的看着我。“好吧,我们刚刚才认识让我们相互认识一下对方”老师介绍完了,同学们谁先来介绍一下自己啊。与平时争先恐后“我我我”的场景完全不同,孩子们都草木皆兵生害怕老师让自己来做介绍。面对这个班二年级的小朋友们,我有点好奇也有点心疼。这次课,我们简单的做了一些分组的小游戏,孩子们都能很好的完成游戏任务,但是和隔壁班相比似乎少了很多欢欣雀跃的场景。
课下班主任老师不好意思的向我解释说到,这个班的孩子是她带过的最差的一届学生,没有灵性也不够聪明,二年级了数学加减法都还不懂,作业简单的几道题不多也没有几个孩子能做的全对。我想就是因为这样老师才会主动邀请我们到班级开展心理健康课。
通过观察发现,班主任老师对孩子们管教的比较严厉,有时下课也会让孩子们一个个轮流到跟前修改作业,老师一边批改作业一边恨铁不成钢的责骂,这种时候我们可以看见老师的“教鞭”就放在手边。
孩子在课下活动的时候比较活泼的,三五几个有些一起踢球有些一起游戏跟隔壁班的同学们没什么差别。但是嘲笑和嘲讽常常发生在这个班级里面,孩子们的表达和行为都常常会遭到嘲笑。看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决定用绘本分享结合体验活动引导孩子重塑表达的自信,学习正确的表达方式。
用绘本搭建一个没有错误答案的课堂
《我不知道我是谁》是我们第一个要分享的绘本,从封面开始“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在绘本封面我们看到了什么?”这次课班主任老师没有旁听,我能听到有个别孩子小心翼翼的说着“兔子、大树、狐狸····”同时也听到了一些小小的笑声。首先要给那些尝试发声的孩子们一些小小的鼓励,我重复着孩子们的答案“兔子、大树、狐狸····真棒!观察的真仔细!”,随后我和孩子们建立了第一条公约“对于绘本故事,只要是你真诚的想说,而不是针对其他人,那么我们永远没有错误的答案,而正确的答案不止一个!”随后抛出一个简单的问题:“谁能告诉大家,这个兔子有什么特点呢?”虽然没有孩子举手,但是我们看到很多孩子都望着我,眼神中写出了他们的答案。我选择了在后排的子小小的但眼睛大大的女生,“你能站起来告诉老师吗?”全班哄笑,小姑娘的脸立马红了起来,小小声的说了一句什么我估计她自己也没听到。我走到她的座位旁,弯下腰,“请再告诉老师一次老师没听清”,声音依然很小“耳朵长”,依然是哄笑。“你说的很对,这只兔子有一双长长的耳朵”“作为全班第一个在心理健康课上发言的代表,请同学们给我们这个勇敢的同学一个响亮的掌声”就那么两秒钟教室安静了,刚刚还在笑着的小男孩睁大了眼睛一幅不敢相信的模样,同样表现出吃惊的表情的还有小女孩自己,同学们望着小女孩的方向稀稀疏疏的给出了自己的掌声,但是我看到小女孩有些诧异也有些自豪的坐下了。“有没有和她想到一起的同学,举手让老师看一看”,几乎全班同学都举手了“也请给自己一个响亮的掌声”“有没有和她答案不一样的同学呢,也举手让老师看一看,谁来告诉老师你的答案是什么?”这次有几个孩子跃跃欲试了,尝试则举手让老师发现他。“兔子眼睛很小、脚很大······还有黄色的毛”“非常的好,请同学们给他一个响亮的掌声吧!”
就像这样,我们在绘本故事中设立一个个简单的开放的问题,引导孩子们在赞同和同伴的鼓励下渐渐恢复自信心敢于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很快的孩子们也学会了用掌声代替笑声。不到一个月(每周一次课)我们就能看到孩子在课堂上顺其自然的举手,自信的表达。
心理健康教育远远不止在课堂
对于老师我们不断的将孩子们的变化和闪光点呈现给他,也会将老师的付出对孩子们的积极影响反馈给他自己。最开始老师总是会说“是吗?是吧”但是慢慢的老师会说“是是是,这个班的孩子除了学习成绩差点,还是很乖的”再后来老师会和家长以及其他老师夸奖自己班的孩子,脸上的笑容和自豪也不断的增加。同时我们也会潜移默化的将一些正面管教的方式传递给老师们,让老师们相信温柔的鼓励也可以激发孩子们潜藏的能力。
很多时候我们去到了灾区,它不简单是自然灾害的受灾地区,往往因为地域和经济的原因它还是教育的灾区,因为成绩不好一些孩子对自己并没有很高的认可和期望;而一些老师们虽然对孩子们很关心,但是却相信孩子们靠打靠骂才长记性,很多时候老师对孩子们甚至对自己都没有信心。而受到灾害影响老师的的心理也受到了创伤、工作压力也变得更大,这些焦虑会很自然的传递给孩子们。我们一点点的通过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孩子们的闪光点,引导老师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从而真正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积极的指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