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生活热情,
人情也丧失殆尽,
只剩一副没有灵魂的躯壳。
以上这段话是出现在果戈理《死魂灵》扉页上的文字,同时也陈列于本书的封面上;直到读完全书,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死魂灵”其实不单指故事中乞乞科夫向俄罗斯地主们购买的死农奴,更指乞乞科夫本人。就像这句话所说的那样。
《死魂灵》是俄国作家果戈理的巅峰之作,1842年出版,并震撼整个俄国。同时,它也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定之作,是俄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中讽刺作品的典范;即便它是一部并未完成的作品。
是的,果戈理的《死魂灵》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未完成。据说,他原计划写三卷,但由于后期创作力的衰退和思想之局限,第二卷于1852年亲自焚毁,而第三卷却是根本没来得及动笔;仅完成并且流传下来的只有第一卷,不过后来俄国找到了第二卷的前五章,属第二卷的残稿。今天我所读的这个版本便包括残稿在内。
读完书,掩卷沉思,不禁感叹《死魂灵》是何其伟大,竟以如此这般未完成的状态享誉文坛百余年!想来,虽说这本书最后以省略号结尾,甚至书中人物的话也是在中途戛然而止,一切看上去处于神秘和未解之中,读来多多少少有些遗憾;但就第一卷而言,无疑是可以独立成书的。乞乞科夫、以及整个俄罗斯的旅程正是在那时“完美”收尾,且满心欢喜并踌躇满志地步入更加“美好”的行程。
那么,果戈理在《死魂灵》当中塑造的乞乞科夫这个人物,到底是个怎样的形象呢?很显然,他不是好人,而作者最初也是将他定在“卑鄙人物”的层面上;但是,当我们读至书的结尾,那个令人敬佩的包税人穆拉佐夫的一番话,让人不禁转念一想:或许乞乞科夫这个卑鄙无耻之徒并非十恶不赦,而在“人无完人”的观点支撑下,他也总该有幸遇到为他辩护的善良、宽容之人,并且在日后好好把握改过自新的机会吧?
接下来,就让我们以此为基点,来好好认识一下我们的主人公,并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分析下果戈理塑造的这个人物。
乞乞科夫的出身和经历,作者是在第一卷即将结束时方才呈现给我们的;而整个第一卷作者带我们认识的是个能说会道、处事圆滑、办事大胆果断之人,一个“更加善于料理自己事物”的胖子。(而胖子在这个世界上,总能比瘦子更容易得到人们的喜爱与青睐。)
总之,在第一卷当中,乞乞科夫以其超乎常人的技巧和手段,于短时间内得到省城N市几乎整个上流社会官员、贵族的认可和友谊,并巧妙地抓住每一个结识N市地主的机会,游刃有余、巧舌如簧地从他们手上买到更多的死农奴,以充实他那眼看着膨胀起来的钱袋。读后令人禁不住唏嘘、胆寒。
当然,这个过程中,作为读者的我们,也和乞乞科夫最初接触到的那些地主们一样,迷惑于他为何要购买这些已然死去的农奴;而当真相终于浮出水面,我们又不得不感叹乞乞科夫活跃的机灵头脑,感叹那空子钻得何其巧妙无双!
不过,世间万物皆有缘由,当我们了解了乞乞科夫的出身和经历,也就不难理解他之前的行为了。
首先来看他的童年。小时候他既没有朋友也没有伙伴,一间小屋,窗户无论冬夏从不打开,父亲多病、长吁短叹,而小乞乞科夫的唯一要事,便是坐在阴暗的角落里,无止境地书写习字规范:不撒谎、敬尊长、存爱心。当他实在感到无聊,在这些字母后面添上小钩子或小尾巴时,总能挨到父亲那长长的手指对他耳朵的蹂躏。总之,童年留给他的印象唯有“悲惨”二字。
接下来,便是那人格锻造的少年时代。父亲把他交给市立中学所在的城市中一位年迈体弱的老太婆,并且自此再也没有出现在儿子的生命中。倒是走前留了难得的忠告给他:好好念书,不要贪玩。……最要紧的是让老师和上司对你满意。只要能博得上司的赏识,即便你在学问上差一些,即便你完全是个庸才,照样会受到重用,超过所有人。……不要在同学之间交朋友,如果非要和同学交往,就去结交那些富家子弟。将来一旦有什么事,他们会对你有用的……不要乱花钱请客,不要花钱招待任何人。……最要紧的是珍惜每一个戈比,把钱攒起来,因为在这个世界上,钱是最靠得住的。只要有了钱,世上没有你办不到的事,没有攻不破的难关……
通过这些,我们也不难想到乞乞科夫何以成为如此卑鄙、吝啬、无情无意之徒了;因为在其少年时代父亲给予他的忠告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再加上他所受教的老师,那位古板、苛刻、容不得孩子的天真无邪及活跃本性的师长,和乞乞科夫的父亲一样,对他的人格锻造起了非同小可的作用。当年他就是为了谨遵父诲、讨好师者,而生就如此一副尊容:外表规规矩矩,内心冷漠无情。
如此种种,都为我们找到了乞乞科夫原形的模具,同时也不免为其惋惜一二;只不过,我们对他的憎恶是远大于惋惜的,直到那位令人尊敬的包税人在总督大人面前为他辩护。
当然,在第二卷短短几章的故事里,乞乞科夫的人格依然如故,没有变得更坏,也没有好半分,还是照常做着收购死农奴的生意;不过,要说他没有丝毫的改变,对他而言也是不公道的。最起码,他曾受到脚踏实地经营田庄的好地主柯斯坦若格洛的影响,试图去实现“有朝一日,我也要建一座这样的田庄”的宏图和抱负;尽管其初衷仍然是为了聚敛财富。
只可惜,乞乞科夫没等得及实现他的宏愿;从第二卷残缺的故事脉络中,我们虽无从去体察他买来的田庄经营得如何,却是看到了他为了敛财不惜手段,最终下狱的自食其果。
但,尽管如此,乞乞科夫仍然是幸运的;因其幸运,他得到可敬之人穆拉佐夫的开导善诱,最终有望找到自我救赎之门。
不知怎的,话到此,我突然想到这样的结局到有点像我们中国影视剧的大团圆,而有悖于外国文学、特别是讽刺作品中,常见的善恶必有其报之惯性了。不过,当我们看到一个貌似万恶不赦的人物有望找寻到自己的灵魂时,心中的感觉总是微妙的,更是庆幸的。
毕竟,人无完人。就像穆拉佐夫对总督大人所说的:总督大人,我们这些人谁是完美无缺呢?我们省城里的官吏们也都是人呀,他们各有所长,许多人精明强干,不过人免不了有过错……您所说的那些坏人,不管他们怎样坏,但他们毕竟是人。您明明知道他们作恶多半是因为愚昧无知,您怎能不为他们辩护呢……
上帝仁慈,而一个有着完善人格的正直的人,像穆拉佐夫,定是应拥有上帝一样博大的胸怀,给迷途之人以指路明灯,让更多的并不完美的同类共同沐浴智慧之光、寻回并发挥良善之潜能。
故事中,穆拉佐夫对我们的主人公所说的话尤其警醒人心:肉体总是受灵魂支配的。不然的话,世上的一切岂不都乱了套了。您还是多想想自己的活的灵魂吧,不要老想着那些死魂灵了。求上帝保佑您,改邪归正吧!
故事首尾时(如果我们可以将《死魂灵》第二卷残篇的最后,作为结局的话),关于乞乞科夫有如此一段描述——
他已不是过去的乞乞科夫了。此时此刻,乞乞科夫心里犹如一片废墟。如果把他的灵魂、他的内心比作一座拆毁的建筑物,那么可以说,拆除它是为了重建一座新的大厦。然而新的大厦尚未动工,建筑师还没有拿出明确的设计方案,工人们不知如何下手,只好犹豫不决地等待着。
由此可以看出,乞乞科夫明显被穆拉佐夫说动了,只是还不曾明确接下来的行动;但尽管如此,也足以宽慰我们这些读者的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