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丨《道德经》两章的思辨选析
文/燕赵北羽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老子·第二十三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第二十四章》
大道自然,昼夜不停,润饰万物,生之,养之,亭之,毒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大道之妙,由微而著,由浅而深,由无而有。夫海之枯,岁月经营;石之烂,星汉流转。细种破土,萌芽宣命;大树参天,年轮始成。夫何可言快?
大风始吹,惊天动地,风之起,其终已定。暴雨倾盆,天河灌注,雨之始,其终已定。天地且如此,何缘我等?精进之道,在由小而大,由昧而明。恰如《老子·第六十四章》所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渐悟者,众也。顿悟者,寡也。顿悟亦或来之于渐悟也。譬如当头棒喝,醍醐灌顶之言。世人学问,多求广博,广博多自难专。俗谚所谓:样样通,样样松。其于道也,理一也。润芝公军事有云: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伤其十指,广也。断其一指,专也。为学之道,老子云:为学日益。益者,步进也,非猛进也。广博并旁通者,惟圣人欤?我等众生,可设圣人为目标,求而不得,亦不生悔,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生而苦短,知而不博。天之道,人之悲乎?《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唯步进而已。
道为体,德为用。道为奥,德为本。同于道、德者,道德决不离之。被道而驰,离心离德之为失也。乐为失者,失同欲也,而扩其欲心。失亦决不离之。故人有道、有德、有失,自成其一,非他人可非之。
夫踮脚者,短时尚可,时略长输于脚掌着地者。此谓企者不立。夫猛步者,短时尚可,时略长输于稳步前进者。此谓跨者不行。人生在世,当享谦逊之道。《易》六十四卦,唯“地山谦”卦六爻不吉则利。其中之理,不言而喻。知人者易,谓之智;自知者难,谓之强。此彼相辩,万言者,其言必不久长,其理必亏也。群体之功,不离合体之力。矜夸个人之业者,必难久长。老子之言,真知灼见,历久而弥新。
何谓余食赘行?余食者,充饥之后复加饮食者。若人之前进,目标尚远。饱食而后进,虽可延时,但行进途中,腹内之食则为累赘。此谓之余食赘行也。名利于人,若刃之双锋。可以砍人,可以伤自。名利之本,本来于无,原自空虚。之于人也,若非驾轻就熟之辈,大智大慧定心之徒,名利之失大于其名利之得,亦属常然。
矜夸之喻,余者赘行,思之成趣,言由会心。老子道妙,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