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现年92岁的小野二郎是全球最年长的三星大厨,被称为“寿司之神”,在日本地位崇高,“寿司第一人”的美誉更远播全世界。
他的寿司店“数寄屋桥次郎”远近驰名,从食材、制作到入口瞬间,每个步骤都经过缜密计算。
从最好的鱼贩子那里买鱼,从最好的虾贩子那里买虾,从最好的米贩子那里买米。
从醋米的温度,到腌鱼的时间长短,再到按摩章鱼的力度,小野二郎依然亲自监督。
他会根据顾客的性别、用餐习惯精心安排座位,时时关注客人的用餐情况以做调整。
为了使章鱼口感柔软,不像其他饭店里吃起来似橡胶,需要给它们按摩至少40分钟;米饭要在等同于人体温度时弹性正好,学徒会拿把蒲扇扇风降温...
过程繁琐,其中包含的动作却极简似参禅。
简单、较少欲望的世界不会因为平静而脆弱、不堪一击,它更像是滞厚的帷幕,把琐碎的干扰摒弃在外。
小野二郎的人生,不惧繁琐,把生活酿成一坛老酒,日子越久,越是甘醇,越是迷人。
02
和如今的城市里的快餐一族相比,这样的一个角落无异于世外桃源。
满身背负压力、焦虑的你,是不是该偶尔的停下急促的脚步,想一想有多久没有认认真真地为自己煮一碗面了?
前段时间看日本森淳一导演系列电影《小森林》(《冬春篇》&《夏秋篇》),跟随者镜头经历一年四季,看女主如何品味食物的色香味,一景一餐之间皆可成诗,让人心向往之。
播种、灌溉、收获、储藏、清洗、或炒或煮或蒸,看着锅里翻腾着热气,上升上升。
我知道,那一定是一个人对生活的热情,不惧繁琐,把生活过成诗,在时光里静待,慢慢变老。
03
江南靖士诗稿·客来
客来正月九,庭迸鹅黄柳。
对坐细论文,烹茶香胜酒。
一直到唐代,我国饮茶的方法主要采用烹茶法。
根据陆羽《茶经》的记载,唐朝的茶叶生产过程是
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即在晴天将茶叶采下,先放在甑壶中蒸一下,然后将蒸软的茶叶用杵臼成茶末,放在铁制的模中拍压成团饼,将茶饼穿起来,进行烘焙,最后封存。
饮用时,先要将饼茶放在火上烤炙,去掉水份,然后用茶碾将茶饼碾碎成为粉末状态,再用筛子筛成细末,放到开水中去煮。
煮时,"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
初沸则水合量,调之以盐味,谓弃其啜余,无乃而钟其一味乎?
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筴环激汤心,则量末当中心,而下有顷势若奔涛,溅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华也。"
水刚开,水面出现细小的水珠像鱼眼一样,并"微有声",称为一沸。此时加入一些盐到水中调味。
当锅边水泡如涌泉连珠时,为二沸,这时要用瓢舀出一瓢开水备用,以竹夹在锅中心搅打,然后将茶末从中心倒进去。
稍后锅中的茶水"腾波鼓浪","势若奔涛溅沫",称为三沸,此时要将刚才舀出来的那瓢水再倒进锅里,一锅茶场就算煮好了。
如果再继续烹煮,陆羽认为"水老不可食也"。最后,将煮好了的茶汤舀进碗里饮用。此为烹茶。
茶杯冰清玉洁,一尘不染,烹煮过程平心静气,用心品味茶的清纯干鲜。
苏东坡有诗云:“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即便小小一盏茶,只要用心品,自能从淡淡的绿茶香中品出天地间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韵味来。
烹煮的过程自然繁琐,但品茶的意义也许就在这不紧不慢的安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