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蜀郡司马家有个小子,他很钦佩战国的上卿(当时最高文官)蔺相如,毅然将自己的名字“长卿”改作做“相如”,从此“司马相如”登记在册,名留青史。
(想必古时也有“更名换运”之说?)
司马相如才学过人,在当地小有名气。
一篇玄幻文章《子虚赋》传遍文学界,文中的两位主人公“子虚、乌有”至今被人们熟知,不同的是以成语的形式。
文中子虚先生是个金玉其外的张扬人士,而乌有是位沉稳内敛的贤人雅士。
整篇文章将诸侯与使臣交往的阳和阴斗展现得淋漓尽致,用道貌岸然的外表,掩盖他们私底下的明争暗斗。
司马相如也许是避免被追究,就用子虚乌有为主人公,描绘出所要表达的意境,典型得表现了“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之意。
这篇《子虚赋》奠定了他在文学上的地位。
文则向权,但他当时的领导好武不喜文,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才华找不到展现的平台,他落魄失业在家,重又流落四方。
文人好游历,他也不例外,既然有时间就四处去游历。
一日,县令王吉领他到临邛的“钢铁大王”卓王孙家做客,这也就是互相给面子的事儿,县令带着文人,到这个富商家去显摆,富商家热情款待接文人,彰显自家高雅之意。在这么一个契机下,得好处最多的反而是司马相如。
相如早就闻听,有一年方17的才女卓文君寡居在娘家,这次到卓家拜访,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最主要的也是想见见这位文貌俱佳的才女。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相如勇气可嘉,抚琴一曲《凤求凰》,展现他追我所追,爱我所爱的豪爽性情。
第一段: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第二段: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实际上是相如为文君量身打造的,文君隔帘听到这首曲子,怦然心动,竟不知不觉挑帘而出,两人会面顿觉相见恨晚。
看来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想我所想,做我所做,成功的概率还是极高的。
两人越谈越感觉相见恨晚,卓文君与父亲商量与司马相如成婚事,遭到怒斥。他俩在割舍避开的情况下,趁着月黑风息之夜,逃出卓家,奔赴相如的老家。
两人一路风餐露宿,赶到司马相如的家。他俩人是在一起了,精神上非常丰富,可物质却极度匮乏。司马相如家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
但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不计较这些。
司马相如挽起袖子创业起家,发挥特长:做酒,卓文君也素衣着身,当垆卖酒。
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听说以后,开始很恼怒,慢慢得又感到十分羞愧,想自家家财万贯,自己女儿却当垆卖酒,真是气煞人也。
过了些日子,见女儿心意已决,他思来想去也不能因这失去女儿啊,更不忍心看女儿因贫受苦,终于给自己找了个台阶儿,说女儿是看上相如的才华,承认了这个女婿。
这位父亲给女儿补送了嫁妆,“分文君僮百人,钱百万”。
夫妻二人用这钱“买田宅,成富人。”小日子终于过得趋向太平。
梁王归天后,汉武帝登基,新皇上重用了才华横溢的司马相如。权财并重的司马相如,好不得意。
俗话说,温饱思淫欲,相如离家外出为官,与文君两地分居,那时候交通不便,只能书信传情,见字不见人。时间久了,再加上相如位高权重,身边的诱惑越来越多,遇到有才有貌令其动心的不少,他逐渐萌生了遗妻纳妾之意。
为了给文君来一点儿感情铺垫,他写书信一封,上面只有十三个字: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文君在家盼来盼去,终于盼来了家书,打开一看,冰雪聪明的她,读着这些数从小到大,唯独没有“亿”,立时心知肚明,“亿”通“意”,看来,这浪子被花花世界诱惑,对于家中的妻已无意。
文君回想当初二人的甜蜜时光,不禁神伤落泪。泪眼朦胧中,提笔回信一封,怨语成诗: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断, 十里长亭望眼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这就是著名的《怨 郎 诗》,还有的说她写的是《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蛟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xiedie)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shai)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信无论是哪个内容吧,司马相如打开一看,字字戳心,二人相聚的画面展现在眼前,他不禁愧疚难当,回想文君的种种好处,二人曾经拥有深厚的感情基础,他做了一翻深刻的自我检讨后,断了休妻之意。
回家接妻相伴,从此过上了相敬如宾的生活。
卓文君的才艺了得,情真意切的诗句比如今的经营婚姻什么的方法不知道高级多少倍。
才子佳人,传说至今,让人唏嘘不已。
记得自己年少时读二人的诗,满是浪漫。成家之后,才深知卓文君的不易。
亏得司马相如不是个铁杆负心汉,能悬崖勒马,致使二人的爱情故事流传至今,令人向往。
参考资料:《史记·司马相如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