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上初一,班里评选优秀班干部,得票最多的是副班长方同学。这位方同学我早有耳闻,做班长尽职尽责,组织管理能力很强,在班里很有威信;为人仗义,爽朗大方,喜欢帮助同学,同学们都亲切地称她为“方妈”。
方同学虽然只有十三岁,但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因为家里弟弟尚小,父母工作忙,有时候来不及做饭,这时候方同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做饭,她小小年纪锅碗瓢盆就操纵得得心应手,做一桌家常菜不在活下。
自小就会做饭,帮爸妈分担家务,让方同学小小年纪就能独当一面,这样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让父母放心。
2
我想起我的一位初中同学——韩同学。韩同学性格很独立,也很要强,上课总是积极回答问题。她也是自小就会做饭。上初中的时候,每天早晨都会早起做早餐,不仅做自己的一份,还要做晚起一点的弟弟妹妹的早餐。
我问她,她的父母为何不给孩子们做早饭,她说,她的父母工作非常辛苦,非常累,她上学反正都会早起,自己做饭,还能让父母多睡一会儿。
上高中的时候,我们同校不同班,她读理科,我读文科。
高二的时候,新加坡政府SM2计划的橄榄枝也伸到了我们学校,他们的目标的是招考中国大陆的优秀理科生赴新加坡学习,由新加坡政府提供学费生活费,学生读一年后进入新加坡的大学学习,大学毕业后在新加坡工作六年。之后,可以回国,也可以继续留在新加坡。
韩同学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他们的考试,去了新加坡。
在1998年的内陆小城,对于苦苦挣扎在备考沼泽地的我们来说,韩同学的鲤鱼跃龙门着实让人羡慕嫉妒恨。
多年以后,听到她的消息,她已留在新加坡结婚生子,事业有成,家庭美满。
3
朋友的孩子萱萱自小也会做饭,但却是另外一种情形了。朋友和她的老公工作清闲轻松,可是却没有一个人会早起做饭给萱萱吃。要么是送孩子路上买点早餐让孩子果腹,要么是孩子自己早起下面条吃,并且要多下两碗留给还没起床的爸妈。
平时,他们家厨房几乎不用,点外卖、去外面吃更是家常便饭。有时候,萱萱想吃点家常菜,只好自己动手。对于萱萱会做饭这一点,朋友倒是非常得意,觉得自己教子有方,还美其名曰“培养孩子独立能力”。
殊不知,萱萱来我家看到我为孩子精心烹制的美食有多么羡慕,还不无埋怨地说:我爸妈就不会给我做这么好吃的饭,想吃我还得自己做。我看到孩子在说这话时眼睛里有一种与年龄不相称的忧伤。
萱萱和女儿同年,不是很开朗,喜欢玩手机,也没有什么兴趣爱好;在班里表现也不积极,不喜欢参与班里的任何活动,是一个比较沉默的孩子。
4
日本女孩阿花5岁就会做饭的故事让很多父母为之飙泪。阿花的母亲千惠身患重病,为了让幼小的女儿学习力所能及的厨艺,在阿花5岁的时候,把准备早餐的工作交给她。她教女儿如何拿刀,如何洗菜,如何做饭。第一次看到阿花用刀的样子,母亲千惠说:相当吓人,可还是忍住没出声,也没伸手。
千惠认为,会做饭就意味着能活下去,学习可以放在第二位,只要身体健康,能够自食其力,将来无论走到哪里做什么,都能活下去。
2008年千惠去世,在千惠一家人共同编写的《会做饭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能活下去》一书中,提出了教育孩子的理念:爱孩子,就要教会孩子独自生存的能力。
现在阿花生活的很好,她早上五点起床做早饭。她说这是她跟妈妈的约定,而做饭的时刻“真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候了!”吃完饭,弹会钢琴,稍微学习一会儿,然后到学校去。看到女儿现在的生活状态,千惠在天上也会微笑吧!
5
阿花的故事告诉我们:孩子想不想做饭,会不会做饭,必须基于父母对孩子的爱和引导,“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把孩子当成独立个体的父母,爱孩子的父母,会早早的培养孩子会做饭会做其他家务的能力。
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威伦特花费了40多年时间,追踪观察了256名波士顿少年,结论是:从小爱劳动,能干事的孩子成年后,与各种人保持良好关系的比不爱劳动的孩子多2倍,收入多5倍,失业少16倍,健康状况也好很多,生活过得美满充实,因为劳动能使孩子获得各种能力,感到自己对社会有用。
而作为家务劳动当中核心一环的做饭,对孩子的成长更是好处多多。
如果一个孩子会做饭,在做饭的过程中训练双手的灵活性,手上的神经束通向大脑,会促进脑神经元的发育和完善;而熟练掌握做饭步骤,并学会统筹兼顾,这种能力又会在各种场合迁移。
如果一个孩子会做饭,在做饭的过程中犯错、纠错,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能够很好地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德国教育学家卡尔威特在谈到如何教育自己儿子小卡尔的时候说: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只在某一个阶段,才可以做某一件事情。这种观点其实是不正确的,我向来都不这样认为,我看重的是在卡尔幼小的心灵中树立起他的自信心。
如果一个孩子会做饭,就不会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恶习,就不会事事依赖父母,变成人人唾弃的“啃老族”。最近爆出的“被母亲圈养家中,26岁还穿纸尿裤的小伙”估计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
如果一个孩子会做饭,他会在做饭中体会三餐之来之不易,更能体谅父母的辛苦;如果一个孩子会做饭,在人间烟火气的熏染中,他对尘世的幸福会有更深的体会,也更热爱生活。
6
让孩子爱上做饭并不难,父母要善于抓住契机,在幼儿模仿大人游戏的阶段,就要对孩子积极引导,从认识厨房开始,逐步过渡到洗菜切菜,使用燃气。父母千万不要在孩子对做饭产生兴趣的时候说:小毛孩能干什么,别帮倒忙了,一边玩去。这种不经意之举会挫伤孩子学做饭的积极性,长大之后孩子只能对大人做饭袖手旁观了。
培养孩子爱做饭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需要父母不断地强化。但是父母一定不要把孩子当做劳动力来使唤,就像上文所说的萱萱,她母亲美其名曰的“自立教育”,实则是对自己应负责任的逃避。
父母尚且不把做饭当成对家人爱的表达,而是当成避之唯恐不及的苦差使,孩子如何能感受到爱,如何在做饭中体会到乐趣?父母尚且不负责任,潦草应付生活,孩子如何自足自信,如何获得生活的热情?
培养孩子爱做饭的习惯,也不要把做饭当作惩罚孩子的手段,更不要用物质或金钱来强化,而是用表扬、鼓励等方法来进行强化。
总之,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源于父母对孩子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