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今日头条,可在今日头条或悟空问答中搜索【零下二百七十三度】,点击关注
根据生物学对生命的定义,病毒并不是生命。
作为一种非细胞生命形态,病毒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由一条核酸长链(DNA或RNA)和蛋白质构成。
结构限制功能,病毒没有代谢系统,没有生殖系统,没有呼吸系统;没有生产加工车间——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没有动力工厂——线粒体,没有控制中心——细胞核。
因此,病毒要想活命,离不开活的宿主细胞,也它们提供能量——ATP,食物——氨基酸、核糖等。
钻进宿主细胞后,病毒便开始利用宿主细胞,进行复制、转录、翻译等生命活动,依照病毒体内的核酸发出的指令产生出和它一模一样的新一代病毒。
生产出下一代之后,宿主细胞显得格外拥挤,供需不平衡,这时,病毒们需要外出,各自寻找一个新的家,一个更舒适,更宽敞的家,享受生活,繁衍生息。
要想出去,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把宿主细胞“弄”死。这样,病毒们便可以得到自由了。
由此观之,病毒将宿主细胞杀死,符合生物进化论,它们的死亡是为了繁衍,为了子子孙孙。
在自然界中,有着与之类似的生物,比如说:
螳螂,萤火虫等一些昆虫的繁殖行为需要大量营养,交配后雌性会把雄性吃掉,补充营养,让肚子里的小生命存活;
鲑鱼,鳗鱼等一些鱼类每到产卵器,就要长途跋涉,逆流而上,到达产卵地时已经精疲力尽,再加上产卵消耗大量体力,终会因体力衰竭而死去;
还有些鼠类,有袋类,雄性会在交配后“猝死”,仅仅是能够让一生仅此一回的短暂繁殖期内提升交配的成功率,给自己留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