挚爱梵高:没有土豆
看油画电影《挚爱梵高·星空之谜》,发现,那么多幅油画中,没有他的《吃土豆的人》。
这幅画,是偶然的机会,从某地的中考卷上看到的。是一篇叫做《笨拙的土豆》的现代文的配图,是黑白质地,粗陋的印刷,却因为作者细腻妥帖的文字,给我留下深刻的印像。
出于对她文字的敬意,我放弃了自己蹩脚的描述,摘引如下:
“画面正中是一盏悬挂的昏黄油灯,使整个画都带着深褐色的凝重。灯光下,一家五口正围桌而坐,木纹餐桌上摆放的,正是还冒着腾腾热气的一大盘土豆。热气袅袅地上升到他们的头顶。一个老太太正把一个特大个的土豆递给那主妇模样的人,仿佛在赞赏地说:“瞧这一个,多大个啊!”主妇则低眉筛着茶,她的粗眉有些皱起,可能有点不耐烦眼前这样的生活了,却又依然惯性地深思着这样的生活该怎样才可过得更如意更体面些。主妇的对面是一家之主,他也许是个矿工,手指叫煤炭染得发黑也懒得去洗洗。他凝望着老婆,好像要跟她商量什么事情。而另一个戴头巾的女人又凝望着他。一个穿裙子的姑娘,身形要娇小些,背对着我们。他们的手关节都出奇地大,骨突着。……他们的鼻翼也很宽,鼻孔粗大。……”(这段话,完全可以拿来教写作,怎么描述一帧画面:从画面正中开始,从最显眼的关键人物到寥寥几笔勾勒背影没有脸部细节只有大幅色块的背影结束)
在世的时候,梵高的弟弟曾劝说梵高把这副画拿到沙龙展览,遭拒。梵高是这样告诉他弟弟的:“我想清楚地说明那些人如何在灯光下吃土豆,用放进盘子中的手耕种土地……老老实实地挣得他们的食物。我要告诉人们一个与文明人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一点也不期望任何人一下子就会喜欢它或称赞它。”
看得出来,尽管对所有人喜欢称赞不抱希望,梵高自己对这画是很有感情的。
因为,这幅画,传递的是一种坚韧不拔,一种虽然悲伤刻骨,却,勇敢面对贫瘠面对困窘面对苟且生活的勇气。
我想,如果当年的梵高,不做他所谓的“文明人”,不跟那些富有的浪荡之徒混在一起,他爱上的也不是纤瘦敏感精致如瓷娃娃般易碎的医生之女,他画在油布上也不都是没有烟火气的向日葵或被推测是因为抑郁症发作割掉的了耳朵的他自己……
那,他,也就不会年纪轻轻,就中枪感染,死去?
也许,那从开始到结束只有八年的天才画画之旅,就可以延续更久画作更多?
不过哈,也许,绘制动画的画家们和电影导演,也觉得《吃土豆的人》及其画着吃着土豆一家的梵高,和这部《挚爱梵高》格调不一致,风格不统一?
一味的纤细,一味的细腻,一味的热情洋溢,以致于,不能容忍《吃土豆的人》这样的单调、粗糙、悲伤得刻骨——又色调搭配得沉闷让人窒息。
忍受着晃动的油画,感动着艺术家们的执着,看完了这部片子:居然从梵高死亡到如今,人们寻了又觅,却都没找到他死的根底。
我反而,心里有了底:
只有看清生活的真相,更贴近那残酷却有着最本真、最质朴生活,却依然选择热爱生活;即便身在低处,仍然眺望星空的人,才可能身心健健康康,虽然补拙如土豆——
生长的时候埋在泥土,长成也貌不惊人,却总是在饥荒的年代,贫瘠的岁月,奉献出所有,让人们有信心勇气,坚定了信念好好活。
眺望星空的时候,请一定记得:脚踏实地。
像一颗土豆,把自己深深地埋进生活的泥土里!
希望,自己活得不那么纤细。
也懂得,质朴的生活,于人的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