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荷花源自中学时代朱自清先生的那篇《荷塘月色》。当时的语文老师是来自辽宁讲师团的一位面色沉郁的男老师,可能对高原的一切都不能适应,那个夏季经过他的宿舍时,门口那片小小的菜地里只用油菜种出了一个大大的绿色的“苦”字,也因此觉得他太矫情。但就是他,朗读起课文来,那饱含深情的男中音、标准的普通话让我们这些喜欢瞎闹腾的学生在课堂瞬间安静出了一根针掉地上也能听见的的效果,上课就盼望着老师的朗读,所以听他读优美的《荷塘月色》,我们这些见惯风沙和芨芨草的高原的孩子,哪能不产生对美好荷花的向往?
后来听当时隔壁班的学生眉飞色舞的讲给我,他们班的语文老师怎样在让同学们齐读课文写景片段时,用最快的速度画出了满满一黑板栩栩如生的荷花荷叶,羡慕向往那位老师风采的同时,对荷花也有了更深的向往。
这样看来,中学时代还是有许多厉害的老师的。
可惜青藏高原上没有荷花。
第一次见到荷花是在兰州。
兰州有一个小西湖公园。春天的时候,和同学去游玩,居然在不大的湖面上,看到了轻轻荡漾的一丛圆圆的荷叶,我惊喜不已。6月份专门又去公园,终于看到了向往已久的荷花。
那是一朵粉色的荷花,轻轻柔柔,安安静静地开着,旁边是一朵白色的荷花,害羞似的含苞待放,陪衬着这朵红莲。花开得都不大,干干净净,红白相衬,越发清丽。它们开在小湖的中央的一丛不多的莲叶中,谁都可以远观,就是不能接近。我远远望着,不敢惊动它们,那一天,终于第一次看到真的荷花,而且只有两朵。
因为那两朵仙姿绰约的荷花,我觉得自己也纯净起来;因为这份爱,也让我更多了一些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有一个夏天去河北任丘,知道我喜欢荷花,姐姐准备第二天带我去看荷花,说每天上班路过的地方有一处荷塘,这两天荷塘里开满了荷花,非常漂亮,我满怀期待。没想到当晚一场暴雨,等我们第二天赶到荷塘时,只看到了一池的浮萍和雨后幸存下来几朵零星的残花。
直到去年,到了白洋淀,见到了真正的大片大片的荷花。
正是七月,炎热的气候和三十七度的高温让我这个来自凉爽高原的人各种不适,但是因为见到了荷花,一切不适瞬间销声匿迹。
只在孙犁《荷花淀》看到过的白洋淀出现在眼前时,并不激动,坐在游船上看茫茫芦苇荡,有风迎面吹来,很是惬意。进入白洋淀的荷花大观园,各种各样的荷花争奇斗艳竞相开放,让人目不暇接。白洋淀的荷花和我之前看到的荷花都不一样,记忆中的那些荷花总是安安静静,不合群而且绝不张扬的在一个角落或者在远处临水而开,常让遇见它的我惊喜不已。白洋淀的荷则开得恣意张扬:荷叶高过人头,一朵朵荷花硕大无比,好像约好看谁更大更艳丽一样,各种品种的荷花开的轰轰烈烈,真的是争奇斗艳,极尽妖娆。让所以与它们相遇的人也都热情起来,马不停蹄的去拍摄它们的千姿百态,为自己发现了更大更好的荷花而惊喜不已。
一切喜爱的东西,总会在梦中停留;因为爱,终会有相遇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