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王利珍坚持原创分享第434天
初次咨询,要通过摄入性会谈收集来访者资料,为后面的心理诊断打下基础。
背景资料的采集涉及很多方面。比如人口学资料,求助的原因,和对咨询服务的期望,对家庭的看法,早年回忆,健康及身体状况等等等等。
而这些资料的采集,你又不能一条一条逐条的去问,那样会让来访者产生被审问的感觉,从而产生防御心理。(来访者走进心理咨询室,大部分都是急于倾诉自己的不良情绪,或者急于想从咨询师这里得到一个问题的答案。如果一上来,咨询师问好多他的一些背景资料,他会很烦。)那么怎么做才是合适的?三级技能书第19页的一段话给出了答案。
“心理咨询必须把握交谈计划的灵活机动性,要根据情况灵活的做出会谈计划,以决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了解求助者的生活状况和内心世界是适宜的,什么时候这样做是有害的,如果忽略了这一层,心理咨询,十有八九要失败”。
昨天晚上的咨询,自己在这方面的做法感觉还是比较到位。比如:在来访者谈自己的朋友时,我顺势问了她的社会交往,集体活动的兴趣,社交活动的主要内容等。在来访者谈到对爱人的不满时,顺势了解了她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未来生活的期待等。在她谈到爱人对钱的态度时,顺势了解了他们的过去、现在的家庭经济状况,工作变动,对工作的兴趣、满意程度等。
……
会谈法是“一种有目的的交谈”。特别是在初诊接待时,心理咨询师都要采用这种方法获得临床信息以及建立与求助者之间的“帮助关系”。有人把这种技术成为“伟大的艺术”。意思是说,虽然每个人都有会谈的能力,但并非都能谈得成功。
摄入性会谈时不着痕迹的提问,得到一些比较重要的信息。提问的时机把握就很重要。这就需要心理咨询师心里有个谱,知道自己本次咨询应该了解什么是对咨询有帮助的,有的放矢。而这样的功夫需要不断在咨询中刻意修炼!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意为之,且行且努力吧!咨询是个真功夫,学习,实践,反思,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