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那些母爱与父爱都健康的孩子,
才称得上父母双全。
相反,
母爱和父爱都不健康的孩子,
相当于拥有父母的孤儿,
至少是心理上的孤儿。
1
昨天,著名主持人张泉灵发了一条关于父亲节的微博:
其实父亲节可以发起一场吐槽孩子他爹的活动,你会发现,很多中国婚姻完整的家庭,父亲扮演的不过是付赡养费的前夫的角色。
此语一出,评论里果然吐槽一片,并有人把父亲节戏称为“付清节。”
前段时间,关于“丧偶式婚姻”的讨论异常火热,对于家庭中父亲应该承担的责任,似乎多数父亲是没能做到的,这让身为母亲的女性不堪其苦。
那么问题来了,在婚姻中尤其是在孩子的教育上,父亲到底应该承担哪些责任?父爱到底是什么?
2
在家庭中,孩子需要的爱之所以分为父爱和母爱,是因为父亲和母亲将带给孩子截然不同的爱,这两种爱的完美结合,才能带给孩子健康的人格和心理。
母爱很简单,不需要学习,是每个女性与生俱来的,从怀孕的第一天起,母爱就开始孕育,到孩子降生,母爱就达到爆棚的程度。哪怕从前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娇小姐,都能迅速成长为强大的母亲,对于孩子的各种情绪极其敏感,对于处理孩子的事务,也是无师自通,这就是所谓“女子本弱,为母则强”。
父爱则一样,父爱是需要通过与孩子建立情感才慢慢拥有的,比如怀孕的过程中让父亲去感受胎动,与孩子对话等,这样父亲才能感受到孩子的存在。孩子出生以后,父亲要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感受孩子的喜怒哀乐,产生难以割舍的情感联结,父爱便在这个过程中慢慢产生了。
在我们国家的婚姻中,大多数的情况是这样的:女人负责生养,男人负责赚钱,分工非常明确。这就导致了孩子只能感受到母爱,父亲也只把自己当成付钱的角色。如果哪一天婚姻走向破裂,通常父亲不会选择要孩子,因为他没和孩子建立起深厚的情感。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所说:
“母爱就其本质来说是无条件的,母亲热爱新生儿,并不是因为孩子满足了她的什么特殊的愿望,条例她的想象,而是因为这是她的孩子。”
“父爱是有条件的,父亲的愿望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像。”
这个定义清楚地说明了父爱与母爱的区别:对于母亲来说,只要是我生的,哪怕有残缺,哪怕被全世界嫌弃,也是深爱而无法割舍的。对于父亲来说,只有孩子越来越像自己,包括外形、性格、为人处世等,父亲才会接纳并给予孩子关爱。
所以,那些对不要孩子的前夫咬牙切齿的单亲妈妈,可以把自己愤怒的情绪收敛了,如果孩子从来没与父亲建立过情感联结,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离父亲越来越远,孩子是很难得到父亲的关爱的,能够做到“付清”就已经不错了。
3
那么,没有与父亲建立情感联结的孩子,是否就从此失去了父爱?孩子的健康心理与人格仅靠母爱能做到吗?
答案是肯定的:能!
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先要了解,健康的父爱和母爱分别带给孩子什么样的影响。
首先,孩子对父爱与母爱的需求是分阶段的,在六岁之前,孩子只需要母爱,父爱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小。
在来到世界的最初阶段,也就是六岁之前,孩子需要建立与世界的安全感。
“在诞生的那一刹那,婴儿就会感到极度的恐惧……在婴儿阶段,母爱代表的是食物、是温暖,是婴儿感到满足和安全的快乐阶段。”(《爱的艺术》)
“在最初几年内孩子同父亲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在这个阶段父亲的作用几乎无法同母亲相比。”(《爱的艺术》)
所以,一个孩子成长后是否有安全感,取决于婴幼儿时期是否得到过健康的母爱。所谓健康的母爱,就是安全与温暖。
“在六岁开始,孩子就需要父亲的权威与指引。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亲的任务是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爱的艺术》)
用一句当下流行的话来诠释父爱与母爱,那就是:母爱是“眼前的苟且”,父爱是“诗与远方”。一个人要拥有健康的人格和心理,需要同时拥有“眼前的苟且”和“诗与远方”。“人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爱的艺术》)
对于母亲来说,做到眼前的苟且,给孩子安全与温暖并不难(有些脾气暴躁的母亲也做不到),对于父亲来说,要做到诗与远方,给孩子未来的指引却是有难度的。
因为,我们的国度,妈宝男越来越多,自身就缺乏诗与远方,又拿什么来指引孩子?
结论就是:有父亲并不代表有父爱,而父爱并不是父亲才可以给。
4
父爱与母爱的严格划分,主要存在于农耕时代,那时候的女人,只能围着锅台灶台转,活动范围十分有限。相对来说,男人的世界是广阔的,当孩子长到六七岁,对世界越来越好奇,就需要父亲通过传输见闻的方式,培养“诗与远方”。
商业社会,这一切都打破了,女人不再局限于锅台灶台,而是走向了职场,站到了和男人比肩的位置,曾经只属于男人的“诗与远方”,女人也有权利并有可能得到。
但,男人却很难像女人一样安于锅台灶台式的“眼前的苟且”,男人很难带给孩子母爱般的安全与温暖。
于是,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当婚姻解体,带孩子的女人多半会亲力亲为,带孩子的父亲却往往把孩子交给上一辈,即孩子的爷爷奶奶,自己依然做一个只会付清的父亲。
与父亲相反,当孩子长到六七岁,有着“诗与远方”的母亲就可以转换自己的角色,给予孩子思想上的指引,“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爱的艺术》)
“孟母三迁”的故事,其实代表的就是有着远见的母亲带给孩子诗与远方。
“昔孟母,择邻处。”为了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孟母多次带着孩子搬家,这已经超出了母爱的范畴——安全与温暖,它完全属于父亲应该做的事——教育环境。这是一份远见,正是这份来自母亲的远见,才使孟子得以成长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一代儒家宗师。
我们有必要明确的是:孟母是一位单亲妈妈,是他一手把孟子抚养大,她不仅承担了母亲的职责,更承担了父亲的职责。她就是一位把“眼前的苟且”和“诗与远方”完美融合的母亲。
纵观中国古代的母爱故事,无不体现了母兼父职,带给了孩子深远的影响。从古至今,父爱就是缺位的,但这并不影响母爱向父爱延伸,更不影响孩子拥有健康的人格和心理。
只有那些母爱与父爱都健康的孩子,才称得上父母双全。相反,母爱和父爱都不健康的孩子,相当于拥有父母的孤儿,至少是心理上的孤儿。
父亲节是否付清节并不重要,重要的母亲能否正视这个问题,并用自己的力量去弥补孩子的缺失。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健康的父爱和母爱,愿每一位父亲母亲都拥有诗与远方。
在这个父亲节,每一个尽职的父亲都应该给自己道一声“父亲节快乐”;每一个母兼父职的母亲,同样应该给自己道一声“父亲节快乐”。
母亲和父亲是一种称呼,只能特定的人才能拥有。母爱和父爱却不是,这是每一位父亲母亲都应该了解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