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我们一家与姐一家去园博园玩,在停车场买了两个泡泡玩具,一个给菲一个给小表妹,洋洋没有表现出来想要的意思就没有给他买,想着万一他想玩了,可以与菲商量与弟弟共享。进入3号门的大广场,菲菲与小表妹拿出泡泡开玩了,姐姐们小手轻轻一挥,一个个泡泡的形成,微风拂过,泡泡在空中随风飘散,小伙伴们欢快地追逐着泡泡,去抓一个个的泡泡,泡泡有的在追逐中自然破灭、有的在她们手中破灭、有的飘向远方,姐姐们玩hi了。洋洋看到很兴奋,也想玩泡泡玩具,找菲菲姐,菲菲正玩的投入,不想给弟弟;洋洋就找妈妈,妈妈协调姐姐,姐姐不愿意给;洋洋的情绪逐渐由不乐意变成吭哧了,这时妹妹过来把她的泡泡玩具给洋洋玩,玩了一会要回去自己玩了;洋洋很不高兴,开始哭泣了,我去找菲菲,希望她能与弟弟一个人玩一会,她不愿意护在胸前就是不给,听着洋洋的哭声看着菲菲的自私,我有点温怒:这个姐姐这么这么不会体谅一下父母照顾一下弟弟呢,平时教你与弟弟共享玩具,都答应的好好的,关键时候怎么这么固执自私?宁愿不玩高高举头顶也不给弟弟玩,这也不是给你一个人买的,这是什么孩子?我有时真想不理会菲菲的感受,差点忍不住就要强力抢了。后来我平息了下心情,安慰了一下洋洋,告诉他爸爸再去给他买一个,要他等我一会。我在园里到处找,最后在台湾园买了一个泡泡玩具拿回去,这时小洋洋已经坐到地上耍赖皮了,稍微哄了一下,自己开始投入玩起来了。
我觉察了一下,有些限制性概念在头脑中起作用:
1、买玩具时,我开始时是想给每个小孩各买一个,但是老婆说只买两个,我就没有坚持。最近很多年来,我对于我认为对的事情,很多时候自己不坚持,而把决定权交给别人,把自己的力量交付给别人,使自己在生活工作中慢慢失去自己判断、决定的意识与力量,慢慢把自己屏蔽起来,认为别人的决定重要,但是心中又不甘呀。
2、默认姐姐就该照顾弟弟。这是我强加给她的义务,但是很多时候给她的物质仅够她一个人的,在给她的物质除了满足她自己外没有多余的情况下,还指望她去分享给别人,那是对她的一份残忍--压抑、甚至抹掉自己的需求去满足他人的需求。在她内心满足、物质丰富时自然而然会照顾弟弟。
3、在弟弟与姐姐沟通不畅时,我们代表弟弟去与姐姐沟通,无形中给姐姐一种暗示,我们站在弟弟一边,我们更爱弟弟,她对我们的沟通更抗拒。如果不注意方式,多次累积可能会给姐姐留下心理阴影,这是以后要注意的:具体沟通她们自己处理,我们能做的是倾听、理解、共情。在不涉及安全的情况下,尽量由她们自己做主。
4、对于自己尽力而没有处理好事情情况下易引起自己的愤怒情绪,这件事情超出我的掌握之外,有无奈与愤怒。只是最近这种情绪与之前相比会有很大的淡化,并保持轻微临在,并去处理这件事。
最后,体会到临在为本、九型为镜慢慢在从头脑层面慢慢走入实际的工作与生活,慢慢体会出其中的意义。感谢临在、感谢九型、感谢伙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