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走就走的旅行,说来就来了。西安—绕不开的是历史、文化、美食。只在别人的游记中读到过大家亲历西安的感受,自己谈起西安仍然分外陌生。在一边订票下单,一边开始阅读“西安”,补一补内心的空白。
西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已经有一百万多年的“高龄”。远古蓝田人就在这里被发现,他们象征了七千多年前的文化。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让它有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文化名城”也实至名归。
这些都是散落在脑海中残留的“西安印象”,但我即将看到的这座古城里还藏着多少故事?我最先翻开了《西安亲子自助游》。“最先”翻开它,因为我觉得这应该是一本比较浅显的书籍,可以用扫读的形式快速靠近西安。
果然,很轻松地读完了这本书。它以“景点”为核心,介绍了景点的样貌、位置、地位。从介绍的角度来看,介绍的都比较简单,没有太大的可读性。但最开心的是,它提供给了我看西安的角度:在晨钟暮鼓的声响中聆听古都之声,览经典西安;走一遭古陵遗址怀旧路,梦回西安;名山大寺逍遥自然游,赏山水西安。
数着书上谈及的景点,选择了感兴趣的景点和好奇的特色小吃,我就落在了咸阳的土地上。
放眼看到西安的建筑,笔直、方正、好大、威猛。来到西安,听到最多的叮嘱是“三分看,七分听。”的确如此,眼之所见是有限,眼之所见可能还只是纺织品、重建物,但都是人们想尽方法留住历史的印记。
花了半天的时间徜徉在陕西历史博物馆。这被称为是古都的明珠,华夏的宝库。远看,沉稳大气,将唐代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的博物馆完美结合,格外雄伟美观。走进馆内,灯光昏暗,仿佛一下子走到了历史长廊中。精美的商周青铜器,千姿百态的的历代陶俑(原来手办的始祖在这里),汉唐时期的金银器。几十万件的文物没有办法一一览尽,导游带着我们穿梭在人群中穿梭,选择着她认为的重要文物和我们讲解。
无论是青铜、陶土、还是金银器,人物、动物都特别“精细”,人的眉毛、眼神、服饰的飘动,体态的律动;物的装饰,哪怕是挂饰上的丝线都清清楚楚。在唐朝的展览馆里,有一排古代女子用的胭脂盒,盒子的正面、背面都刻着复杂,精美的图案,看的那一刻,我真的想上去摸一摸。导游的讲解,大多讲到了这些文物的发现过程,在当时是什么作用,现在的历史地位。半天的参观是让人大开眼界,不禁感叹:这么多宝贝,有些技术也之前存在在历史,现在的工艺技术也许能到,但匠心不足。散装的文物珍贵但却有遗憾,导游们的介绍少了许多“历史”的温度。“文物”与“历史”之间还少了一些事件的记忆。
我打开《老西安记忆》,寻找缺失的记忆。这本书没有明显的目录,每一篇都是一个问题的思考,每一篇都有一段历史的故事。当我们在城墙上散步的时候,站在城墙的最高点,寻找一座又一座的城门。看着每个门,印入眼帘的不再是一个孤单的名字,名字都蕴藏着祝福、希望。“尚德、尚勤、尚俭.....”正是儒家“习武健身、勤俭节约”的品德。“安远”寓意边疆地区能够长远安定,不发生战乱。“朝阳门”,城门朝着太阳,是每一天第一个见到阳光的城门。“朱雀门”是唐皇城的正南门,因为四象中的朱雀代表南方而得名。虽然走在城墙上,你能清晰地感受到城墙是经历了修复,但曾经在城墙门里门外发生的历史,都诉说着城门饱经风霜,镌刻着历史的印记。
历史的回忆、有意思的传说、史上的争论,把西安的历史带入了我的记忆。边读着边游玩着,有时在游玩的时候有了好奇,再到书里找一找,常常能找到有意思的历史。当眼前的物件与当时的历史相遇时,旅游也产生了化学作用,让人内心愉悦。
这是一本不太厚的书,早早就下载在了书库里,看完了兵马俑,回来花了一个小时读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了许多前无古人的丰功伟绩,这位叱咤风云的旷世君主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千秋伟业,还留下了神秘莫测的皇家皇陵。当进入一号坑时,眼前一下子开阔了,宏伟场面,让人震撼,尤其是把没有生命力的陶土塑造成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如同真人、真马般大小的陶俑和陶马展示在大家面前。千人千面,每一个兵俑各有特色,每块秦砖都刻着工匠的名字。惊叹之余也有对劳民伤财的感伤。
在华清池看完《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诗句一直伴着乐曲在大脑里循环播放。唐玄宗与杨玉环在音乐上心心相印,霓裳羽衣舞曲震惊四座,推动了音乐领域的发展。烽火四起,安禄山叛乱也让这段爱情长期了哀歌,缠绵悱恻的爱情最终以阴阳两隔,郁郁而终结束。对于唐玄宗历史上有着很多的评判,唐朝的盛衰也一直让人们津津乐道。李渊的重生之路开始了唐的历史,李世民为了理想奋力一搏,励精图治,成就了贞观辉煌之治。李治懦弱,武则天成就女王盛世,李隆基上半生的韬光养晦,后半生的爱情挽歌,由盛转衰后职位帝王的无力挽回......演绎了唐朝的历史。最繁盛之时堪比现在的纽约,世界的中心,历经二百九十年的时间,终于走到终点,留给后人五代十国的烂摊子。拂去历史的尘埃,那些人那些事,留给了我们无限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