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悠悠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文化独具魅力且博大精深。国学是什么?国学是诸子百家,竞相争鸣;国学是四书五经,汗牛充栋;国学是二十四史,一脉相承;国学是唐诗宋词,吟咏人生……
国学体系以儒释道三家学问为主干又分成文学、艺术、戏剧等支脉,但都是突出表现在儒释道三家学问,既鼎足而立,各有不同的探究领域,表述方法和理论特征,又互相渗透,互相吸收,相辅相成,共存并进。
儒家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为座右铭;释家又强调“因果轮回,教人从善”;道家说“道法自然”、“无为无不为”,究其根本都离不开“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几个方面。所以南宋孝宗提出“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佛治心”,以后又有所谓“强者尊儒,智者信道,慧者尚佛”之说。
国学思想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共同的血脉和灵魂,是连接每一位龙的传人的精神纽带。正如儒家所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宋濂在《元史•列传第三十》中也说:“幼肄业国学,博通群书,其正心修身之要得诸许衡及父兄家传。长袭宿卫,风神凝远,制行峻洁,望而知其为贵介公子。”
一个没有自己文化根基的民族可能会成为一个大国甚至富国,但绝对不会成为一个强国,它只能是昙花一现瞬间的闪耀,但绝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而一个民族若想健康持续发展,则必然有其凝聚民众的国民精神,且这种国民精神也必然是在自身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本国人民创造形成的。
中华巨龙在新世纪的腾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离不开国学这块强大坚实基石的支撑。
一个国家需要文化根基和精神支柱,具体到每个人也是如此。一个人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思维方式,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的成熟亦绝非先天注定,它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形成的。国学作为涵盖经史子集的庞大知识思想体系,恰好能为我们提供一种氛围、一个平台。潜心于国学的学习,人们就会发现其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并从中领略到恒久的治世之道与管理之智,也可以体悟到超脱的人生哲学与立身之术。
现今社会,崇尚国学,学习国学,是提高个人道德水准和建构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倡导国学意义深远,是我们每一个有责任心的国人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一个民族若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有自己的文化作为精神支柱和智慧之源。而国学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精髓,对社会各层次各方面都影响深远,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着重要作用。
国学是我们民族的魂,无论沉寂多久,终会被继承和发扬。近几年,国学再次被推崇,许多人开始重拾经典,并从中“温故知新”。但是,我们应该如何解读这些经典?如何理解其中的妙义?在生活中我们又如何应用?
章太炎先生在《国故论衡》以及《国学概论》中,最早提出“国学”一说,又称为国故。国学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基础,包括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耕文、唐诗宋词、元曲与明清小说以及历代史学等内容,形成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国学经典。
本书吸取国学典籍中经典的内容与论点加以解读,饱含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围绕做人、做事、人生规划、心态修炼……借助国学思想来解读中国人所遵循的人情事理。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他们就像是灯塔,让我们对于经典的重温有了方向和依托。通过经典国学的大智慧,走进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学殿堂,开释我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