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卡萨布兰卡》,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起英格丽·褒曼(Ingrid Bergman)。明眸善睐,让人过目难忘,的确褒曼是一个美艳到不可方物的女星。在卡萨布兰卡的机场,里克击毙了阻止维克多和伊尔莎离开的德国少校,目送着自己最爱的女人奔向自由……
在英格丽·褒曼的辉煌岁月里,她引领了一代人的风骚。她剪短发,会使短发成为当年流行的发式;她不化妆在银幕上出现,化妆品销售量便降低;她演修女,进修女院的人便增加;好莱坞富商霍华德·休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飞行家男主角原型〕有一次买下从纽约飞洛杉矶的全部机票,使她一定要接纳乘坐他私人飞机的邀请;一个影迷亲自把一头羊从瑞典赶到罗马去送给她;还有些信件的地址只写伦敦,英格丽·褒曼收,便能送到她手里。 今天我们就聊聊英格丽·褒曼(Ingrid Bergman),这位昔日的影视巨星。
你以为的电影巨星往往未必能拥有你以为的幸福童年
1915年8月29日,褒曼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英格丽·褒曼这个名字是她的父母以瑞典的英格丽公主(Ingrid of Sweden)来命名的。父亲Justus Samuel Bergman为瑞典人,母亲Friedel Adler Bergman则为德国人。褒曼的父亲与母亲分别在她13岁及3岁时去世。褒曼于是被送到一位叔叔身边与他一起生活,不过叔叔也在6个月后死于心脏并发症。所以褒曼后来是由另一位叔叔与婶婶扶养长大,当时他们已经拥有4个孩子。孤寂的童年造就了她对表演的浓厚兴趣,常常一个人沉浸在假想的世界中。十四岁时就在日记中记录下了她的梦想:有朝一日能站在家乡的舞台上,观众们朝自己热烈地鼓掌。1933年高中毕业后入瑞典皇家戏剧学院学习,在校其间便开始了她的表演生涯。不到一年登上影坛担任主角,成为瑞典影坛最有前途的年轻女演员。
英格丽‧褒曼-瑞典送给好莱坞一个灿烂的礼物
21岁的英格丽‧褒曼在1937年7月10日与牙医Petter(他后来成为一位神经外科医生)结为夫妻,他们的女儿Pia则于1938年9月20日出生。早期,他们相处得很好,从瑞典迁居好莱坞以后,褒曼很快成为当时知名度甚高的明星。她的美清新典雅,很长一段时间她都以本色出现在影片中。这时期与其他好莱坞的女明星不同的是︰她未曾改变她的名字、她完全自然、没有任何化妆的演出,身材高挑,气质出众,那种真实不加修饰的美吸引你去一遍遍地欣赏她的作品。在好莱坞其间,英格丽·褒曼拍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影片,包括《卡萨布兰卡》、《美人计》、《煤气灯下》、《圣女贞德》等。这些影片如今已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后来两人的婚姻生活发生裂痕。彼得对褒曼在每部影片中和男主角的接触都产生怀疑,并肯定他们之间有暧昧关系,这使英格丽·褒曼感到很委屈。有的时候说事业的发展的确会对爱情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尤其是像英格丽这样的大美人。
英格丽‧褒曼-玉女也会离经叛道
其实谈到褒曼,有一个人一定不能不提,那就是意大利导演罗伯托·罗塞里尼(Roberto Rossellini)。褒曼的这段感情也是她人生不能不提的一笔,因为这段感情,她的圣洁形象毁于一旦,媒体和社会公众唾弃她,好莱坞排斥她,最终这段爱情也没有善终。1948年,英格丽·褒曼观看了意大利导演罗伯托·罗塞里尼执导的影片《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和《同胞》,被它们写实主义的风格所折服,主动写信给罗塞里尼要求与之一起拍片,罗塞里尼欣然接受。他们为了拍摄《火山边缘之恋》(Stromboli)而互相认识,当时褒曼已经在美国观赏过他前两部作品,并且为他着迷。在拍摄这部电影期间,褒曼与罗塞里尼坠入了情网。我们可以看看褒曼当时写给罗塞里尼的信:
Dear Roberto,
I saw your films Open City and Paisan, and enjoyed them very much. If you need a Swedish actress who speaks English very well, who has not forgotten her German, who is not very understandable in French, and who in Italian knows only “ti amo,” I am ready to come and make a film with you.
Ingrid Bergman
任何选择都有代价,而当你做出了选择就必须承担代价。面对这份爱情,褒曼放弃的是她挚爱的电影事业以及曾经的完美家庭。一个人独自前往意大利,开始追求心中的爱情。在爱情方面,褒曼是勇敢的,她追随自己的内心,婚姻从来不是她的牢笼,任何时候她都坚持爱情才是归宿。将近7年时间的不被认可,站在社会舆论的中心,谁能想到曾经的“玉女”现在会如此离经叛道。因为你是明星,所以你一切的行为都会被大众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然后评论,很难想象褒曼的内心是怎样的煎熬。褒曼自己曾经说道:"Of course I was hurt, but I didn’t think that what I had done was so much other people’s business ... If you don’t like the performance, you can walk out, but to criticise people’s private life, I thought was wrong.”(我当然很受伤,我不认为我自己做的事情和别人有太大的关系......如果他们不喜欢我的作品,他们可以离开影院,但是如果评判我的个人生活,我认为那是错误的。)这段爱情,褒曼付出了7年的黄金时光,与罗塞里尼合作的影片也均告失败。
与罗塞里尼分手之后,褒曼主演了尚雷诺(Jean Renoir)执导的电影《多情公主》(Elena and Her Men),这是一部浪漫的喜剧,褒曼在剧中扮演一位波兰公主。虽然这部电影并不成功,然而褒曼的演出被认为是她最佳的表现之一。褒曼在1956年于《真假公主》中演出,并成功在美国电影圈中复出。她也因此第二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褒曼在生涯的剩余时间继续在美国与欧洲电影中演出,并偶尔在电视剧中出现,包括《The Turn of the Screw》,并以这次演出而夺得艾美奖最佳女主角奖的肯定。在这期间,褒曼也在几部舞台剧中演出。除此之外,她与瑞典裔的制作人拉尔斯·施密特(Lars Schmidt)在1958年12月21日结婚,这次婚姻直到1975年施密特去世后才结束。
查尔斯·H·Percy参议员于1972年为了22年前爱德华·C·强森在国会上攻击她的行为对褒曼表达歉意。褒曼也在1973年成为当年戛纳影展评审团的主席。
褒曼以《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的演出而获得第3座奥斯卡金像奖的肯定(也是首座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褒曼在1978年演出瑞典名导英格玛·伯格曼的《秋光奏鸣曲》(Autumn Sonata),并以此片第7次入围奥斯卡奖,这也是她最后一次在电影中出现,在片中褒曼饰演一位著名的钢琴家与女儿之间的故事,被认为是褒曼生涯最出色的演出之一。褒曼并在1979年颁给希区柯克美国电影学院的终生成就奖。
英格丽·褒曼在67岁当天(1982年)于英国伦敦去世,当时她已经罹患乳癌许久,精确的死因则是乳癌手术后产生的淋巴瘤并发症。她的遗体在瑞典火葬,大部分的骨灰被洒向大海,其余的骨灰则被与她的双亲埋在斯德哥尔摩的公墓。
当时间淘尽所有的铅华,留下的都是质朴美好的东西。曾经的完美女神离经叛道,遭遇各界舆论压力,最后还是凭借出色演技赢得了观众的认可。也许英格丽.褒曼是幸运的,她的作品可以为她代言。美艳十分,演技满分,最终难逃爱情的陷阱,兜兜转转,最终赢得认可。人生有多少个七年可以用来等待,而褒曼7年的静寂期,最终还能重回大众的视野,再次拍出好的作品足见其演技的深厚。
格里高利·派克说:“我认为与褒曼这样的人在一起,你会情不自禁地爱上她,我不认为有什么方法可以回避她,因为她有着惊人的美貌,是一个十分讨人喜欢的人……她秀美动人的皮肤简直令人窒息,她绰约风韵的仪表看上去简直是一种享受。”褒曼演绎的大多角色都深入人心,在演绎英格丽·褒曼这个角色上,她真实率性,敢爱敢恨,为了爱情不顾一切,却又敢于担当的直率坦诚一定是她最伟大的人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