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梁船长说,情绪无好坏之分。积极的情绪不等于好情绪,消极的情绪不等于坏情绪。好情绪坏情绪,其实是和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有着强耦合度:当人的内在需求得到了满足、人们会抒发情绪中“好”的一面;反之,当现实低于人的心理预期时,我们很容易舒服情绪中“坏”的一面。
事实上,我们对一般概念上的“好”和“坏”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于我们小时候所接受的教育。举个例子,男孩子从小被教育说要勇敢、“男二有泪不轻弹”、遇到特别的困难、或是经受了什么大挫折,都不能轻易表现出受挫或伤心,情绪一直被压抑而得不到自然的流动;又比如说当别人对自己有过激行为或评价时,我们也往往被教育要“大度”、“大人不计小人过”,放任这种现象存在,而不是积极寻求通过言语的沟通,去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需求,去化解问题并寻求帮助,而不是让它们真的变成自己的焦虑、甚至伤害性的行为。
人是要活在关系中的,我们都在和我们周遭的人展开的关系的过程中,去塑造和发展自我。正常的关系中有好有坏,有爱有恨,有善意也有恶意……我们就像是一个大容器,当它可以容纳生活中所有的的“好”和“坏”的时候,不仅爱可以在其中流动,忧郁、愤怒、自卑等所谓的消极情绪,也一样可以得到流动。当我们非常诚实地承认自己有情绪、接住这些情绪、让这些情绪得到疏导和觉察,“坏”情绪也会转化成“好”情绪。否则,它就很容易转化成黑色生命力,例如仇恨、嫉妒等等。
那么,如何化解这种情绪中的“坏”呢?
首先,我们要学会看到自己的情绪,学习和情绪相处。当消极情绪产生时,要承认它的存在,它就像是一盏信号灯,提示你现在你有情绪、你需要某种的慰籍,并试着让它在关系中流动,而不是抑郁在胸。其次,要学习感受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学习体察身体的状况,因为你所有的情绪,身体都会首先觉察到:比如你的心跳、你的汗、你的呼吸,会真实而忠诚地告于你,你在那个当下的感受。最后,要尝试找到自己情绪的来源,挖掘自己未被满足的真正需求是什么,比对我们工作、生活中的实例、看看可以如何去厘清和满足它。
改变情绪,从改变认知开始。
愿我们都能成为一个内心强大而坚韧的自我。
Ceci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