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封关于哈尔滨继红小学班主任存在对学生进行殴打、花式罚站等问题的家长公开信,引发媒体的关注和社会热议。针对这一事件,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杨小敏先生在11月14日《中国青年报》发表《班主任危机,中小学班主任有必要专职化》,提出中小学应该设立专职班主任。显然,杨先生是将班主任出现的问题归咎于兼职原因似乎班主任只要专职了,这些问题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但无论是过去的教育历史还是教育的本身都说明兼职不是出现问题的原因,专职并不具备化解班主任危机作用,出现一些问题靠简单的专职化显然属于开错药方。
对于班主任兼职,可以说自从有班级教学开始就是如此,为何不会轻易改变呢?原来班主任兼职是与教育自身很吻合的。何为教育?简而言之就是培养人,让人明道理有知识解疑难继而具有生活工作能力。用韩愈老先生的话说,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教师,就是要去传道授业解惑,这三者都是一位教师必须承担的使命。班主任首先必须是称职的教师。任课教师兼任班主任,可以在课堂发现孩子亮点,也可以发现孩子问题,然后可以进行即时性表扬或者批评,这样的表扬与批评,既有针对性又具时效性,学生都会心服口服。同时班主任承担教学任务,可以更好把握学生学习状态,把脉学生短板所在。就可以有的放矢要求学生上课应该做到什么,课后应该去干什么,怎样与其他任课教师与同学相处。而学生可以在教学中感悟班主任的人格人品魅力,感受班主任的文化素养人文精神,并在教学互动中达成心灵默契。大多数学生之所以在情感上与班主任走得亲近甚至潜移默化受其影响,除了班级管理还有课堂的点滴积累的情感。事实上,任课教师当班主任早在班级教学之前就有了,只不过没有班主任这一称谓罢了,私塾先生就同时肩负班主任职责,伟大教育家又何尝不是一位优秀班主任?
如果班主任不去任课,那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教师,而仅是孩子看护人而已。一旦班主任离开讲台,不再授业解惑,所谓的管理就会显得干瘪空洞,或者是枯燥乏味的说教。一旦班主任有了专职而不再任课,与学生接触时间将大幅减少。课堂学生发生什么,要么靠自己查堂,但查堂只能发现一点皮毛东西。要么靠学生或者任课教师反映,但转述的已不是第一手材料。梨子什么滋味主要还是依靠自己亲口尝,班主任要想掌握本班课堂情况还得自己去教几节课才会保持原汁原味。专职班主任不再站讲台,更重要的是失去不少与学生教学互动机会,连带失去的那种以学业为纽带的感情融和,没有这种感情融合,学生对班主任也就不会那么一往深情。
按照教育自身规律,班主任必然同时是任课教师一员,这样才能将班级管理井然有序,才能让学生信任信服敬畏,班级才能有趣有情,成为学生永恒的记忆。班级管理必定是教师的教育的一部分,专职班主任恰恰失去了教学这一重要支撑点,没有这一支撑点,班级注定是难有师生感情共鸣的,很难产生认同感。
从过去的长期教育实践中我们也不难看到,兼职班主任带出的优秀班集体不胜枚举。他们不仅是孩子的知识传播者,也是孩子人生引路人,还是孩子在校期间的父母。很多班主任并没有因为教学任务中而影响班级管理,反而在传道授业解惑中与学生形成水乳交融关系,孩子很多问题在课堂就得到矫正,很多动力也来自课堂班主任的点滴激励。可以说负责任的班主任,有经验的班主任,从不会对任课感到烦恼,反而愿意在本班多上课,因为多上课,与孩子接触机会就越多,就越容易发现问题,管理起来就越能做到有的放矢,管理效果就越会好。任课教师兼职当班主任出现殴打侮辱学生问题,关键是任课教师师德师风存在问题,缺乏责任意识,缺乏班级管理经验,与兼职并无联系。
现在班主任各种事务性工作越来越多吧,很辛苦待遇却微薄,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很多教师不愿当班主任。一些班主任师德缺失,没有责任感,又缺少管理能力,导致班级管理混乱,存在不少问题。不愿当班主任与当班主任不称职,从而出现班主任危机。要解决这些难题,对应的是要减少不该承担的行政事务,要大幅度提高班主任待遇,要努力替班主任纾解压力,要强化师德教育与业务培训,而不是如杨先生所言将班主任专职化。专职化班主任与兼职班主任相比较,既背离教育自身规律,也不合学校现实,对班级管理并无益处。用专职班主任来化解班主任危机,岂不是开错了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