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是好事。
我们千里迢迢跨省来到了合肥,就是为了参加一个婚礼。
我们是新娘的亲戚,来到她家里,早已是高朋满座,喜气洋洋。按约定的时间,娶亲的车队准时到了楼下,一阵鞭炮齐鸣,新郎在伴郎的簇拥下,手捧鲜花,来到新娘家里。女方家里则一片欢腾。亲戚、朋友、同学等一帮年轻人早已堵在门口,大家严阵以待。
砰 砰 砰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谁呀?你找谁?”
“开门,我是来娶亲的,我要找新娘。”
“你走错门了,我们不认识她。”
“我们打听过了,她就住在这里。快开门。”
“她说他不认识你。”
双方你一句我一句,门里门外,笑声连连,气氛热烈欢快。
门外越着急,屋里越不给开门。
“开门看看是谁呀,这么闹腾。”
屋门打开了一条缝隙,只见从门外噗的一下撒进来一堆红包,像天女散花,大家一阵哄抢, 新郎趁机冲了进来。
进得了家门, 却进不去闺房,这第二关由伴娘做主,任你好话说尽,敲门敲的手疼,里边态度坚决,不为所动。大家围在门前,一起为新郎加油。
最后,新郎终于进门见到新娘,几经周折,把盛装漂亮的新娘背到客厅,一边早有人拿过垫子,新娘落地,小两口给父母敬茶,新郎从此改口叫爸 叫妈。
车队一路前行,到达新郎家里,一番热闹,婚礼的前奏就结束了。
大家移师酒店,进入婚礼大厅,里边彩灯、音乐、舞台似曾相识。一切由婚庆公司操办。
随着音乐响起,彩灯高照,司仪出场。司仪是一个很帅的小伙子,很卖力气,他一口合肥普通话,把整场婚礼操持的流畅,热烈和喜庆。
先由新娘的父亲把女儿隆重交给新郎,聚光灯下,新娘子身着拖地婚纱,高贵、典雅、漂亮,当父亲满怀深情地把女儿的手交给新郎的时候,全场响起了久久的掌声。
然后,按照司仪的安排,新郎新娘交换戒指,证婚人祝辞,夫妻二人点燃象征幸福的红蜡烛等逐项完成,最后一项内容是新娘手捧鲜花送给了伴娘,祝福她早日喜结良缘,并步入婚姻的殿堂。伴娘走上前去,和新娘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此时此刻,她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所有的人 都沉浸在巨大的幸福之中。
婚礼之后宴席隆重开张,刚刚还沉浸在浓浓的喜庆气氛中,现在面对满桌佳肴,大家吃饭喝酒,好不畅快。菜量很大,一道接一道端上来,客人们吃到最后,都吃不下了,菜还在接着上。太丰盛了。
只是, 还有点不够过瘾。我们跨省来参加婚礼,原本想看一看徽州风格的礼仪,见到的却是完全西式的典礼,像吃了一顿洋快餐。
现在这种礼仪公司运转的模式和内容基本上就是快餐文化,充满西方元素。
记得以前有人家娶媳妇,娶亲的队伍骑着自行车,由“九礼十和”带队,简简单单就把媳妇娶到了家。新娘到家门口以后手扶自行车“不下娇”,身后跟着几个或十几个把娇门的,没有红包或者红包太小,他们就不让新娘下娇。
院子里早早的挂一张崭新的床单,床单上贴一张红纸,上面写着典礼仪式,通常是十条,其中必有一条是介绍恋爱经过。仪式由当地德高望重的人主持。而且结婚当天没老没少,大家尽可开开玩笑,逗逗乐子,沾沾结婚的喜气。
可惜这种淳朴的结婚习俗很难再见到了。
中国有悠久的传统文化,各地也都有历史上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结婚是人生中的大事,婚庆礼仪的从业人员应该深入挖掘民间婚庆元素,开发多种套餐,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