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诺·罗奇是玛氏集团的首席经济学家兼玛氏智库的主管。他也是企业管理畅销书《互惠资本主义:从治愈商业到治愈世界》的作者。玛氏是全球最大的食品生产商,年销售额近350亿美元,旗下拥有包括德芙、M&M'S、士力架等很多品牌。罗奇很早就在玛氏创办了“互惠经济学实验室”,并和牛津大学联合创办了一个研究平台,专门研究商业中的互惠关系。
在接受《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采访时,罗奇表示:互惠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到来,一家企业要想实现新增长,必须学会分享利益,平衡不同的资本形式。
罗奇1994年加入玛氏智库后,为玛氏成立了四个实验室。分别是财务实验室,营销实验室,企业文化实验室,还有一个,就是互惠经济实验室。互惠经济实验室的任务之一,就是帮玛氏集团研究哪些钱是值得花的,哪些钱是不值得花的。
罗奇说,这些年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对一个公司来说,什么样的盈利水平才是合适的?他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互惠经济学里面。
什么是互惠经济学呢?罗奇说,互惠经济学是一种新的创新管理方式和经济增长模式。它不以利润增长为唯一目的,而会采纳一种更完整、更注重企业间互惠互利的经济模式。
传统的经济学模型,是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所提出的 “金融资本”为主导的模型。这种模型认为,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使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然而事实证明,过于强调股东的利益,成了导致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
罗奇提出,推动经济发展有三个要素。第一,是提供资源的星球,也就是地球;第二,是将资源改变形态并增加价值的人,也就是人力;第三,是流动性资金和产生的利润。
在罗奇看来,目前经济学没有什么指标来衡量人的资本和自然资本。有的企业甚至为了追求快速发展,毁掉了一些社会资本和自然资本。而有的企业,努力付出了很多代价在维护自然资本,也没有得到任何奖励。
罗奇认为,衡量和管理资本应该有多种形式,而不仅仅是金钱这一种形式。互惠经济学的出现,重新定义了企业的四种资本,它们分别是:金融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
在罗奇看来,互惠经济学,目的是寻求平衡,寻求这四种资本形式之间的平衡。但是,如何找到平衡,要看一个企业所处的情况。因为每一个公司、每一个组织的起点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公司的起点,是缺乏自然资本;有的公司,在人力资本或金融资本方面有所不足。互惠经济学,实际上就是在四种资本形式之间,找到一种实现平衡的方法。这样既能减少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能提高企业的财务业绩。
罗奇认为,在做善事和业绩好之间,不一定非要二选一,其实这两者都可以获得。
在罗奇看来,一个企业的发展有很多利益相关方。要想真正发展壮大,不能只关注自身的发展,还要关注整个生态系统的价值。比如,一家汽车企业,它的目标可以是大量生产汽车、提升产能,也可以是提高人们出行方式的便利性。如果是后者,它必须考虑到生态系统里非汽车企业的其它因素,包括城市建设、政府政策、自行车行业发展、行人的行为模式等等。
那么,一家企业达到什么样的盈利水平,才适合跟别人分享利益呢?
罗奇的答案是,并非越多越好。他曾经带团队在世界上不同地方进行互惠经济测试,研究了3000多家企业,并多少跟踪他们成长轨迹。最后发现,企业规模的增长,和利润没有必然联系。反而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它的收益水平息息相关。而且,在业绩方面,那些关注整个生态系统价值的企业,超过了那些只关注自己利益的企业。这意味着,商业采纳这种互惠互利的资本主义形式,比沿用传统的“利润最大化”的模式,更加公平,也更有效率。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如何保证自身的盈利不受损失呢?
罗奇表示,在互惠经济的框架下,他对利润有一个新的定义,就是互惠利润。互惠利润是指,在衡量一个企业创造或消耗了多少价值时,不能只盯着金融资本这一项。要同时核算清楚,包含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在内的四种资本形式。要衡量它们分别创造或消耗的价值。
罗奇有一个推算原则。他认为,如果一家企业非常负责任、具有比较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它的互惠利润应该会大于它的财务利润;反之,企业的互惠利润会会小于财务利润。因为,当一家公司对它的社区、人才和生态系统进行投资,并且以非财务的指标,来衡量和管理绩效时,它所创造的价值才是最大的。
在罗奇看来,互惠经济学更像是一套商业管理的方法论。在这套方法论下,企业发展不再靠产出驱动,而是靠投入驱动。比如,互惠经济学把自然资本看作是一个资产,它不是研究一个地区会产生多少污染,而是看我们需要多少好空气,以及我们的生产方式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空气的质量。这是一种在投入项上的思考,在这样的思路下,企业可以在商业和经济发展中,重新发现自然法则,实现企业发展长远的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