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称乌获 勇尚孟贲
lì chēng wū huò yǒng shàng mèng bēn
【注释】
(1)称:赞誉。
(2)乌获:战国时代秦国力士。受秦武王重用,和力士任鄙、孟贲皆位至大官。
(3)尚:尊崇。
(4)孟贲:战国时代齐国勇士。字说,也称孟说。
【语译】
乌获因力大而被称扬,孟贲因勇猛而受推崇。
【人物故事】
据《东周列国志》,秦武王高大有力,喜欢与勇士比赛力气,乌获(力举千钧)、任鄙(手格虎豹)祖先本为秦国将领,秦武王更宠爱重用他们,增加其俸禄品级。
有个齐国人孟贲,字说,以力气大而闻名,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虎狼,发怒吐气,声响动天。曾在野外看见两只牛相斗,孟贲从中用手分开它们,一只牛俯伏在地上,一只牛仍用牛角抵触不止。孟贲一发怒,左手按住牛头,右手拔出牛角,角出牛死。人们畏惧他的勇猛,不敢与他抗争。听说秦武王招致天下勇力之士,孟贲往西渡越黄河。岸上等待渡河的人很多,平日都依次上船。孟贲最后才到,强行要登船先渡河。船夫气他傲慢无礼,用船桨打他的头说:“你如此蛮横,难道是孟说吗?”孟贲瞪大眼睛怒视,头发竖立,眼眶瞪裂,大喝一声,顿时波涛汹涌。船上的人全在船身摇动下落入河中。孟贲奋力划桨,一去数丈,一会儿就渡河上岸,直接到了咸阳,来见秦武王。武王一试知其勇猛,也拜大官,与乌获、任鄙一起被重用。
秦武王在周朝太庙旁观看九鼎,这九个宝鼎是禹王收取九州进献的铜,各铸成一鼎,记载其本州的山川人物,及贡品、赋税、田地的数量,鼎足和鼎耳都有龙形花纹,又称“九龙神鼎”,夏朝传至商朝,为镇国之重器(使国家安定的贵重器物),如九座小铁山,不知重多少斤两。
秦武王遍览了一回,赞叹不已。鼎腹有荆、梁、雍、豫、徐、扬、青、兖、冀等九字分别,武王指雍字一鼎叹曰:“此雍州,是秦国之鼎,我应当带回咸阳啊!”接着问守鼎的官吏说:“此鼎曾有人能举起吗?”官吏回答:“自从有鼎以来,未曾移动,传说每鼎有千钧(三万斤,一钧为三十斤)之重,谁人能举?”武王就问任鄙、孟贲说:“二位力气大,能举起此鼎吗?”任鄙知道武王仗着力气大而好胜心强,就说:“我的力气只可胜任百钧,此鼎重了十倍,我不能胜任。”孟贲伸出胳膊向前说:“我请求试试,如果举不起来,请勿怪罪。”孟贲将鼎提起约离地半尺后放下,因用力过猛,眼珠迸出,眼眶流血。武王笑说:“你费了好大力气!既然你能举起此鼎,我难道不如你吗?”任鄙劝谏说:“大王万乘之躯,不可轻易尝试。”武王不听,任鄙拉着武王衣袖一再劝谏,武王说:“你自己做不到,就妒嫉我吗?”任鄙不敢再说。武王想道:“孟贲只能举起,我偏要行动几步,才可夸胜。”就尽生平神力,举起鼎离地半尺,刚要移步,不觉力尽失手,鼎落于地,正压在武王右脚上,压断胫骨,捱至半夜而死。事后孟贲因举鼎之罪被杀,诛灭家族;以任鄙能劝谏,任用为汉中太守。
【说明】
《东周列国志》为清代长篇小说,除《三国演义》外,此书是流传最广的演义。起初明朝余邵鱼编《列国志传》,明末冯梦龙改编成《新列国志》,删除明显不符史实的传说,并增添许多重要内容,清代蔡元放再修订成《东周列国志》。《东周列国志》史学价值颇高,因为冯梦龙和蔡元放都认为历史演义要忠于史实,蔡元放在《东周列国志.读法》中说:“读《列国志》,全要把作正史看,莫作小说一例看了。”
有人说孟贲因勇而死,不如说秦武王和孟贲皆因争强好胜而死,自己的争斗心、显示心才是真正的致死之因。乌获、任鄙虽也孔武有力,而乌获年至八十余岁,任鄙更因谦让能守,被举荐为汉中太守。有勇无谋并不足取,若能智勇双全、才德兼备才值得赞许。
八龙荀氏 五豸唐门
bā lóng xún shì wǔ zhì táng mén
【注释】
(1)八龙:荀淑育有八子,荀俭、荀绲、荀靖、荀焘、荀诜、荀爽、荀肃、荀敷,皆有才名,有八龙之称。
(2)荀氏:荀淑,字季和,东汉颍川颍阴(今属河南)人。汉桓帝时为郎陵侯相,品行高洁,处事明理,有神君之称。
(3)五豸:北宋真宗、仁宗、英宗至神宗时,唐肃、唐询(唐肃之子)、唐坰(唐询之子)、唐介、唐淑问(唐介二子)都做过御史,人称唐门五豸。豸,即“獬豸”(xiè zhìㄒ|ㄝˋ ㄓˋ ),传说为神兽,独角,能分辨是非,用角去顶坏人,是执法公正的象征。。
(4)唐门:唐氏一族。此指唐肃祖孙三代和唐介父子。唐肃,字叔元,杭州钱塘(今属浙江)人,官至知审刑院。唐介字子方,江陵(今属湖北)人,宋神宗时为宰相。
【语译】
荀淑的八个儿子都很贤良,人称八龙;唐氏家族五人相继为御史,世称五豸。
【人物故事】
荀淑为荀子十一世孙。年少时有高尚的品行,且学问渊博,乡里称赞他是有智慧的人。当时的名贤李固、李膺等都尊他为师。梁太后临朝,有日食、地震的灾变,诏令公卿推举贤良方正之人,荀淑以对策被推荐,但因他讥刺权贵宠臣,为大将军梁冀所忌,派出补任朗陵侯国国相(汉朝郡、国并立,国相和郡太守一样,皆为俸禄两千石粟米的高官)。荀淑在任内处理公务明察事理,被称为神君。不久辞官隐居,涵养高尚心志。家产每有增长,就拿来救济宗族好友。荀淑有八个儿子,都很有名声,当时人们称之为“八龙”。原本荀氏旧里名为西豪里,颍阴令苑康认为从前高阳氏(颛顼帝)有八个德才兼备的儿子,如今荀氏也有八子,故改其里曰高阳里。(《后汉书.荀淑列传》)
唐肃七岁能诵五经,名闻国内。后与孙何、丁谓、曹商交往,学者钦慕。考中进士后,调任郿县主簿,又升迁泰州司理参军。有商人寄住旅社,同宿者杀人逃去,商人半夜听见人声,前往探视,血沾到商人的衣服,被捕吏所捉,对他严刑逼供。唐肃探查知其冤情,给予扶助,几天后捉到杀人者。后来被征召为观察推官,又迁任陕州通判,召拜监察御史。有人推荐唐肃任群牧判官,宋真宗说:“朕想要特别任用唐肃。”就让唐肃担任提点梓州路刑狱,又升迁殿中侍御史、三司户部判官。(《宋史.唐肃列传》)
唐介担任沅江县令时,百姓李氏家财丰盛而吝啬,官吏贪求不厌,诬告他杀人祭鬼。岳州太守逮捕李氏全家,无论老小严刑拷打,都不肯承认。改由唐介审问,判定罪证不足。太守怒告于朝廷,派遣御史方偕移到其他监狱审讯,结果与唐介相同,太守及以下官员皆获罪。任职莫州任丘县知县时,任丘县正当辽国使臣往来通道,驿站小吏被辽使勒索而耗尽家产所苦。唐介坐在驿站门前,下令说:“不是依法所应给的,一概不给。稍加毁坏我们的器物者,必逮捕他。”辽使都折服而离去。唐介转任殿中侍御史时,弹劾宰相文彦博用镶金的锦缎由宦官买通后宫,得以执政,请求罢免文彦博而任用富弼为宰相。宋仁宗大怒,要将唐介贬到远地。唐介说:“我基于忠义愤慨,就算处以鼎镬烹煮之刑也不回避,贬谪远地又何需推辞呢?”仁宗紧急召来执政大臣说:“唐介上奏论事是他的职责,至于说文彦博由后宫嫔妃而当宰相,这是什么话呢?进用丞相,嫔妃岂能干预?”当时文彦博在场,唐介责备他说:“文彦博当自我反省,如果有就不可隐瞒。”文彦博跪拜不停,更生气了。
后来唐介被贬至英州,文彦博被罢免宰相之位。皇上担心唐介途中死去,有杀正直忠臣的恶名,派人护送。梅尧臣、李师中皆写诗赞赏他,从此唐介正直之名撼动天下,士大夫称赞他是真御史,必说唐子方而不敢直呼其名。(《宋史.唐介列传》)
宋朝唐肃、唐询、唐坰(jiōngㄐㄩㄥ)三代及唐介、唐淑问父子相继为御史,世称“唐门五豸”。
【说明】
荀淑以对策讥刺外戚梁氏一族,故被贬出京师。(晋司马彪《续汉书》)在朗陵侯相任内,反而因为处事明理,被称为神君。辞官后他修养心志,救济亲友,上天赐给他八名才子,也是理所当然了。
御史负有纠察弹劾之责,所戴的獬豸冠就代表对御史执法公正的要求。獬豸既为神兽,见不正则用角去顶,御史见不正则必须消除邪恶,捍卫真理。唐肃辨明狱讼,唐介正直敢言,不愧是真御史。唐询、唐坰及唐淑问继承家风,又任御史,五豸唐门,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