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就读了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是的,读了,不是读完。到最后十来页我实在是读不下去了,草草翻了一下。
虽然它顶着刘震云力作的光环,又有矛盾奖的加持,但我真心觉得有必要写的这么这么老长吗?你自己书名叫做《一句顶一万句》,虽然讲的是人性、感情,但也可以在作品书写上遵循下嘛。
我私下很小女子、不无恶意地猜测:难道是因为稿酬的问题?就像古龙一句一段、多用标点符号似的(捂嘴偷笑)?
我会去看这本书完全是因为网上的一大段书评,又正好和当时自己的内心感受契合,立马就去买了。拿到书后,也压着性子读了起来。
之所以说压着性子,是因为我本人偏好文字优美、内容有趣一些的作品,对这种从内容到文笔都乡土气息浓郁过头的其实并不感冒。说到乡土气息,不是说凡是描述农村、乡间的我都不喜欢,比如鲁迅写少年润土、社戏之类的,很乡土,但是有趣,间或夹杂着一丝犀利,我就喜欢;又如汪曾祺先生的很多作品,也涉及乡土,但是乡而不土,反倒生动有趣,且文笔于返璞归真中深见功力,我就非常喜欢。
打个比方,就是赵本山这样的农村老头儿形象,一口东北腔本色出演讲段子、抖包袱,大家会喜欢;可如果赵本山这个老头儿仗着自己是农民,越发把自己穿得破破烂烂、浑身泥土,兼之蓬头垢面,手上、指甲缝里残留着黑乎乎的经年老垢,还未靠近就让人闻到一股酸腐气味,谁会喜欢?农民没什么,土也是本色,但拜托别把它人为放大放大再放大好不?刘姥姥在大观园能讨得上上下下的喜欢(虽然这种喜欢只是当她是个逗趣儿的玩意儿),最起码人家也是浑身上下整齐干净吧,嘴里说的也是符合身份又不讨人厌的话。
回到刘震云这本书,里面的人物形象可以乡土,说的话也可以乡土,可是你整体的文字、文笔能不能不要更加乡土啊?适当就好,刻意再放大乡土读起来真的很难受啊。要不是因为那篇书评的评价很高,又有点睛之笔,我真心看不下去。但是里面个别篇章和一些语句还是有可观之处、很有警醒作用的,这个不能否定。这些淹没在大良无谓之文的精华后来也被我用铅笔标注出来了,以示这本书只有这么些可读之处。我后来也曾多次跟朋友聊到文中的一些情节、语句,但也仅限于此了。
也正是文中还是有精华和值得一看之处,我把厚厚的几百页书耐着性子看了将近99%。因为总是期待后面有精华、压轴的,所以读了99%;最后1%是因为一眼扫过还是那个格外邋遢的“老头儿”,实在忍不了、也无需再忍了!
总而言之我真的想说:《一句顶一万句》不是不好,但真心没那么好;如果能浓缩到原书的至少十分之一甚至更短,那就好了。
(地铁半小时仓促之言,纯属个人偏好,拍砖请温柔点;无修无改,欢迎捉虫、交流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