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仁、义、礼、忠、信都是好的,但是如果没有按照道去做,程序上错了,过度强调“礼”,忠、信就很少了,动乱就要开始了。
只有领导者按照道的法则做事,无我利他,他推动礼,大家才会跟着做,而且做得很好。一旦领导者没有做到道,却过分强调礼,这是“忠信之薄也”,忠信就很少,混乱的局面很快就会出现。
“忠”,上面一个中,代表正而不偏;下面是一个心,代表态度公正,不偏私。古代形容一个人“内近其心,而不欺也”,就是说他讲的话和心里想的是一样的,绝无二言。所以“言出于心,皆有忠实也”,这叫“忠”。后来引申为“侍君无二志”,指一个人对自己的领导没有第二种想法的意思。
“信”,人和言,当信誉、可靠讲。现在说写信,古代的书信不叫“信”,而叫“书”。在古代没有纸的时候,人们都靠竹简来书写,但在竹简没有被当作书写工具的时候,人们都是靠别人带话来互相传递信息的。传的话要和当初听的话保持一致,不能乱给人家改动,所以这种带话得保持一致的状态就叫“信”。人言为信,就是说信息的载体在人的口里,你不能把事情说得面目全非,这就是信的真正含义,后来被引申为可靠的、有信誉的。
这里老子讲“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是说你作为领导者,自己的行为和说出的话无法保持一致的时候,下面的人就要混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