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是我的初中同学,算上没见面的那些年,我们拥有十三年的革命友谊。
彼时,我们都是懵懂的少年,从初一到初三,一个班级一个宿舍,我们晃晃悠悠地过了三年。我留校继续读了高中,而他去了我们那个城市最好的高中。此后十余年,他一路读完了985的研究生,而我则在求学的路上,一路红灯,挣扎着勉强读完大学。
分开后的十年间,我们很少见面,最多也就是社交网络上的只言片语。所以,我们虽相交甚深,却对彼此毫无了解。直到,我来北京以后,接触才开始增多。
他在山科读完了大学,13年考上了北理工的研究生。能考上985的研究生,说明还是经了一番寒彻骨的。可是智商很高,情商却总也不开窍。四年大学,三年研究生,到毕业,整整七年,竟然还是单身。不是说单身有错,是因为他一直想找,却一直单身。
当我最初知道这些的时候,我已经谈了两段恋爱。我都怀疑他是不是不喜欢女生,可是也不是,因为他说他一直想找。就像他说的,大概是学生生活太压抑了,压抑了他的多巴胺,也压抑了他的肾上腺。
终于毕业了,好像身体里封锁的洪荒之力一下子爆发了,再也不是学生时期那个压抑的少年。彼时是一个闷坏了的孩子,此时,闷坏的小孩在暗淡的岁月里,竟也不动声色地长大了。
刚走出校门,缺乏各种经验的他,暂时选择了在学校里的一家小公司,过渡。
在北京这座城市,遍地都是创业型的小公司,他们的公司就是这千百家创业型公司里的一员。里里外外加在一起也就二十个人,有一半还都是刚毕业的小白,还有几个是没毕业的实习生。也许这样的公司是需要这样一批人的吧,初生牛犊不怕虎。在社会上呆的时间越久,越没了当初的那一股闯劲。
阿迪所在的公司,看起来很有背景,依托学校研究资源,项目不断。有段时间,我见他一面都很难,天天加班。不过老板人不错,加班过后,还不忘请他们一帮人吃饭。
而我所在的公司,从入职到现在,都不曾聚过餐,所以我也总在感叹,还是小公司好,像我们那个动则上万人的公司,是什么福利都没有,老板抠已成为了全业态都心知肚明的一件事。一个只靠数字说话的公司,好像他们是考虑了那些福利背后庞大的数字了。
从阿迪进公司那天起,我们就劝他也该结束单身了。而从他的言语间,我们也听得出是有几个不错的女生,脾气性格也挺搭的。我劝他赶紧下手,可他总能找来各种借口,什么人家高冷、年龄相差太大、个个都是女神级的,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证明他没戏。
我总不忘挖苦他几句,我说活该你上了七年学还单着。哪有那么合适的两个人,不去接触不去尝试,你怎么知道她不是适合你的人,难道单从年龄身高体重三围,就能判断出一个人适不适合你?
他总是表示很无语的呵呵一笑。
他这个人说不上有趣,但也不无趣。好像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理念。
他喜欢旅行,上学那会儿,还专门买了一身行头。在北京待着的这三年,几乎整个北京城都转遍了,这一点和我真不同。我一个人的时候,哪儿都不想去,宅着,随便做点儿什么。而他,总也不闲着,爬山、探险、露营,这些在我,仅止于想的事情,他全部用行动证明了,那是一件好玩的事。
他会用一天时间往返在路上,只为了去外地玩一次,换作我,可能就会嫌折腾,而原地待着。所以,很多时候,我不懂他,不懂他为什么可以花那么多钱,就为了买个背包。他也不懂我,在他看来,我写的这些东西,没有什么可读性,没有深度,也没有广度。
我更多的时候,喜欢静。而他,大多数时间是动的。我喜欢读的书,他看都不稀得看一眼,而他读的那些书,我也看不进去。
有时候,总觉得爱情对我来说,应该是生活的必需品。而对于他,有,则是锦上添花,无,也过得坦坦荡荡。所以,我性格里偏感性的成分更多,而他则是理性多过感性。
不过,有一点,自我感觉比他做得好。细心、体贴,特别是对待女生的时候。大概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看出来谈与未谈恋爱的不同。
其实在北京,我还有个同学——何倩,也是十三年的革命友谊,更是阿迪从小到大青梅竹马就差两小无猜了的同乡。
曾经不止我一度怀疑,他们最有可能发展到一起。可是,如今两人都单着。我想,大概是太熟了,不适合去谈论情爱的话题。对他们而言,彼此更像是哥们。
我刚来北京那会儿,我们总是每周末都出来聚一次,可是后来,各自都搬了家,离得远了,人也懒了,谁都不提再聚的事。
就拿何倩来说,我会在她风尘仆仆赶来的时候,买好一瓶水递给她,而阿迪大概是连这个想法都不会有。在我们给何倩找房子时,我会考虑到户型、租住人数、实际面积,而阿迪就只看价位和网上虚报面积,大概也是没租过房子,根本不考虑其他,总以为网上写的就应该是实际。
不过,这些交给时间,都能明白。
在我们都奔三的年纪里,好像每个人都很着急,何倩、阿迪、我,还有那些在奔三的路上依旧一个人前行的甲乙丙丁。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有些事情急不来,特别是感情的事,缘分总是那么的可遇不可求。
有时候,我也会想,我们为什么想要恋爱,想要找一个人来妥帖我们的生活。大概是因为,两个人一起吃饭,吃什么都觉得好,两个人一起旅行,去哪儿都是天堂,两个人一起努力,生活才有光亮。
所以,我也理解了,为什么阿迪一直在路上。他说他想遇见那个和他有共同爱好,一起旅行的另一半。
何倩也在路上,跌跌撞撞,可是路远天长,最磨人也最动人。不过,也幸好路远天长,所以,总会遇见那个能托付一生的人,让往后的岁月,不再孤单。
就像我们的另一个同学,如今觅得良人。待她体贴入微,不仅上下班接送,一日三餐悉心照料,还给了她一个家,免她惊慌,顾她周全。所有的事情都不用她操心,替她摆平。
尽管生活落到实处,免不了柴米油盐,锅碗瓢盆的磕磕碰碰,曾经的浪漫与激情也会慢慢磨尽,但是当你伸手去碰触的时候,你能摸到的第一个人,还是他,生活依然如故。
当激情褪去,另一种关系被建立起来,生活的荆棘慢慢显现,你会感到无助,也会因为有他在而安心。
这也许就是生活,也许就是当下,我们努力追寻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