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力”是个通俗概念。但“通俗”不等于“简单”。如,“这个人脑筋比较活”,“那个人脑子比较死板”……对“脑力”的认识停留在这个层面,就把握不好脑力的培养,帮助不了孩子提高脑力和学习。
脑力是脑功能系统神经的敏感性、关联度、反应力等特质,以及在解决问题中体现出智商、情商等的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的思维能力和意志力。这一点很重要。世界脑力研究会、Danil Gartenberg博士脑力小组、中国脑力协会等已有杰出研究和实践。
脑力运动先驱托尼·博赞说,“大脑可以像肌肉一样锻炼。”当锻炼不能产生肌肉力量,人们就没有锻炼的动力。同样的,如果学习不能形成解决问题的脑力,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也会下降。明确脑力及其特点,就容易了解孩子的脑力水平和进行训练培养。
脑力不是简单的神经敏感性,而是脑功能系统的神经特质。
因为,简单的神经敏感性只能形成简单的条件反射,无法形成脑力的系统反应。即,只能简单应对,而无法真正解决问题。例如,一般人对交往中他人的“话外之意”都很敏感,但却无法由此进行逆推式分析归纳。当然,也就不能较好地解决由此产生的问题和困扰。
这样的脑力水平,即便有好心人提醒或讲为人处世的方法,下次难免还是束手无策,也很难真正提升脑力或提升情商。
放在学习中看脑力就会更明显。
例如,“家”字宝盖头下面的“豕”字,孩子们不仅在学生字时会感觉到它的存在,在老师教的时候也会感觉到,经常写的时候更会感觉到——“豕”是什么?怎么读?为什么“家”字里面是“豕”?——学习其它生字也是一样。但因为没有“脑力是解决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的意识,往往就死记硬背加刷题去追求考分。久而久之必然使“敏感性”下降。看起来“占了便宜”,但却失去了提升“解决学习问题的脑力”的机会。
再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孩子们都会背。但有点生活常识,或知道“霜”及其形成的条件的孩子,必然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产生质疑。
温暖的卧室里,床前的地表不会结霜,室外地表温度达到零下才会结霜。那么,“床”不应该是卧室睡觉的床。究竟是什么“床”呢?李白写诗的场景是室内还是室外?还有,《静夜思》是思乡,还是借思乡的励志呢?——学习其它诗文也是一样。遗憾的是,原本很有兴趣的探讨,相当部分的孩子却思考不起来;或刚有点新“发现”,就自我否定了;或分析一点,就推理不下去了……当然,学习中的思维乐趣、解决学习问题的成就感也就得不到。
往小了讲,难以提升脑力或演变为脑力固化,使学习越来越枯燥无味,甚至变成“厌学式的努力应付”;往大了讲,把时间拉长到学科学习的十几年里,把握不好脑力的培养必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格扭曲;而且,越“扭曲”脑力越没有机会弥补,也就必然会延伸造成解决生活、社会活动、工作等问题的脑力缺失。由此造成的伤害是难以估量的。
脑力是教育的结果指标。脑力不提升,学习上进就难了。
不了解脑力,就把握不好脑力的培养。在孩子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就只能是简单化的关注——课文会不会背?作业做完了没有?学习的知识或考试要点记住了多少?或者,听说有个什么培训班,就又想是不是该给孩子报名?再不就是,“我家孩子不行,这辈子成不了读书的那块料。”——这些做法和想法,无论从什么角度讲,都是家长的真心付出。但在没有把握好脑力培养的前提下,却无情地演变为对孩子学习、成长的一次次打击……
这些打击所造成的伤害,不仅是当下的,将来更难以把握。试想,以上这些做法和想法能不影响到孩子吗?孩子能快速调整好状态进入学习或作业吗?
其实,自问一下:作为成年人的家长,这种情况下有几个能快速调整好状态,进入到专注学习或工作?成年人做不到,孩子更做不到。那么,这种情况下的学习或作业,就必然成为一种煎熬和伤害,也必然以消极、抵触的方式成为孩子将来的人格特征。
在探讨“怎么办?”之前,回头先看看“家”字里的“豕”字。
豕读音shǐ,是猪的意思。多数孩子听到这都说:“‘家’字里怎么会是‘猪’?是‘人’才合理。”孩子们发完议论开始研究。有的说,“有猪肉吃的家条件比较好(才像个家)”。年级越高的孩子说的越多。有的说,“猪代表家庭财产”;有的说,“‘家’是和睦相处创造财富的意思。”还找出依据说,“家和万事兴”、“夫妻一条心黄土变成金”;还有的说,“我知道了,家是培养孩子创造财富的能力”……
“家”字和《静夜思》的探讨,孩子们不仅学习训练了相关知识,还培养提升了知识转化为学识和学能的能力,激发了学习中的潜能。这对孩子们的学习和学习积极性等是重要的,对教育教学者的家长等也是容易做到的。
由此,脑力训练减少了枯燥乏味,让教学与学习本来应有的“学的越多越有成就感,学的越多脑力越强,学的越多学习能量越大,学的越多学习目标越明确”,成为孩子们学习的状态和动力。
脑力是教育的结果指标。二者结合,不是增加教育教学的复杂。而是使之回归一点本来的简洁,增加一点与时俱进的科学。正如有了家用电器,家务变得更加便捷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