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期间读完了唐娜·塔特的《金翅雀》,全书七十万字,捧在手里,沉得心安。足够厚的书能给人足够的安全感,就像经历一段笃定会地久天长的感情。
题材:关于名画,古董,手艺匠人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偏爱以艺术为题材的作品。这种结合,使读者可以通过一种艺术接触另一种艺术,聆听艺术家之间的对话。通过语言表达,文学作品可与其他艺术形式作天然的融合与互补。我爱看作家描写音乐、绘画、雕塑,捕捉那些微妙的情绪,用情节和人物展现艺术品带给人的影响。
我们不能避谈高雅,更不能流于表面。要承认文学作品应有高雅的内核,而不是附庸风雅地停留在行为层面的罗列上。要写的不是逛博物馆、欣赏名画、看音乐剧这些干巴巴的行为,而是艺术带给人精神领域的影响和感受。表达感受,是写作的目的;表达多么深沉独特的感受,能够与一个人还是几亿人共通,是写作的境界。
语言:雕琢与灵气,语言之美
我喜欢细心雕琢的句子,喜欢精巧恰当的比喻,这一切都是匠心精神的体现,是更好地利用文字的魅力,为作品服务,对待文学该当如此。不经思考的白句不一定质朴,但一定乏味。
在《金翅雀》中,唐娜·塔特对描写生命的状态显示出了无与伦比的耐心。很难想象作者需要把多么复杂的事实内化到自己心里,才能表达出如此细腻入微的情感细节,写出如钟表构造一般精确利落的句子。
在书中,作者形容一种生活为“仿佛远处地平线上的一滴墨”,这带着朦胧画面感的比喻到底蕴含着什么意味?是辽远,黑暗,还是渺小?无法解释,只有读书,咀嚼那种生活状态,体会书中的描写,才能对这样的比喻拥有体悟,且专属于自己。
人物:要敢于写复杂的人物
小说家应该敢于写具有复杂性的人物,读者也应该从贴标签的习惯中挣脱出来,去看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角色。
复杂是易读的反面,也许我们出于惰性,太过看重“以小见大”,以至于忘了问问自己,是否是因为难以理解而不看,因为难以掌控而不写?
人物越复杂,能够表现的情感范围就更广,能够涉及的变化就更多,整个故事都因为人物的复杂而拥有更多可能性,正如真实的生活。
读《金翅雀》,要试着跳出情节,往主人公西奥的内心走。
唐娜·塔特没有塑造出一个讨喜的主人公,甚至说不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这没什么关系。讨论“小说是写人的”这种传统定义的正确与否毫无必要,毕竟经过艺术加工的人物没有真假可言,只有感受是真实的。我相信在西奥复杂的经历中,在失去至亲的痛苦中,在寄人篱下的卑怯中,在事不关己的冷漠中,在磕嗨了药的幻觉中,在面对爱情的痴迷中,在名利金钱的诱惑中,处处都有与我们生活的相通之处。
额外多说一句,《金翅雀》中我唯一喜欢的人物是霍比,一个专注于修复古董的手工匠人。在他身上,工匠精神,不只是精研一项技艺、打磨一件作品。在从一勾一划延展到地久天长的心境之外,更重要的是对艺术的虔诚,让他难以忍受粗糙和虚假。对粗糙和虚假的零容忍,给人以尊严。
艺术:遥远,微弱,笃定的光芒
所以,《金翅雀》这幅画,到底给西奥带来了什么?
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成是《金翅雀》的艺术之光照耀着西奥,使他在经历了人生的一系列打击之后还有直面生活的勇气。
看过,就有动力,有信心,继续生活,那可能不是艺术品,而是速食鸡汤。艺术素养越高,读鸡汤就越觉寡淡。艺术品,文学,绘画,音乐,是让人感到人的渺小,世界的广阔,发现自己在不值一提之中,与世界连接。至于内化出的结论,是继续生活,还是结束生命,那又各有不同了。总之,艺术不承担让人活下去的责任,但是能让人多一些对生死的考量。
那么,《金翅雀》这部小说,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如果说读了一些书之后,我有什么变化,那就是越来越在意情绪,越来越不在意情节了。
《金翅雀》在情节上的表现不错,促使人读下去的那些悬念,转折,结构的变化和回环,该有的都有了。更重要的是,在期盼与落空的循环往复之中,产生了交杂在你我心中的复杂情感,也就产生了一种博大的张力。这种张力使情节与情节之间有足够大的空间,让作者可以细致地描摹意识的流动,也就是普通读者很可能曾经感受过的情绪。
读到四分之三时,我感到不是很喜欢故事的走向——忽然之间八年过去,西奥开始在古董买卖中骗人,准备与没什么感情的人结婚,卷入黑帮交易之类……但仔细想想又没有什么不真实之处,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被时间推着走,莫名其妙地走到了当下的境地。种种境况出于荒谬却归于真实,只是因为在文学作品中,没有了时间的缓冲作用,才让我们误以为这是一个所谓的“转折”。实际上,哪有什么转折呢。
读完书,种种感触蔓展之外,最明确的想法是:我们需要时常与乏味和粗俗对抗,更多地接触艺术与美,使精神世界不至匮乏荒芜。
《金翅雀》中写:“没有两个人的感动是一模一样的,绝大部分的人根本不会感到任何深沉的情感,可是,真正伟大的画足够灵活,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进入一个人的头脑和心灵,它进入每个人的方式都不一样,每一个人的感受都独一无二。”
这段话,用来评价这本书,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