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早读会主题就是学习如何学习,这本和上一本同名,但不用角度,不同思维,也有融会贯通之处。
Day 1
问题: 第一,什么是专注模式?什么是发散模式?
第二,想一个自己以前专注模式的例子。
第三,想一个自己以前发散模式的例子。
第四,自己是如何从专注切换到发散,或从发散切换到专注的?
Q1.专注模式是利用理性、连贯、分解的途径直接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高度集中的状态。
发散模式是一种非强制性且非逻辑性状态下的一种潜意识知识关联,引发灵感新思维的一种方式。放松的状态。
Q2.专注的例子,学游泳的时候,憋气,漂浮,手脚姿势,憋气,和手脚姿势,只要集中专注练习两节课就都会了专注的例子,自己之前学游泳的时候,最开始练习憋气,漂浮两个基本功,然后是手脚姿势,憋气和手脚姿势,只要集中专注练习两节课就都会了。
Q3.发散的例子,回想起来真有意思,唯独浮在水面这个动作我集中专注练习却总是飘不起来,总是往下沉,后来教练就说什么都不要想,放松就行了,然后就发现当我不想着我要飘起来这件事,脑子放空精神放松,然后就飘起来啦。
Q4.至于两种模式的切换么,我觉得就是利用发散模式给专注模式“放假”来突破思维定式。专注模式就是大脑一直保持高度紧张状态,时时刻刻保持高度集中,长时间的话能量跟不上啊,反应出来自然就是遇到障碍或瓶颈,这时候就需要启用发散模式,即需要放松,通过休息放松来分散注意力,补充能量,能量满格自然可以打开更多思路,问题当然迎刃而解了。
Day 2
问题: 第一,什么是组块?怎么构建组块?
第二,组块与读书方法中的“提取关键词”有什么关联?
第三,当前或最近一次,你正在拖延的事?尝试给自己开一个解决方案(3句话)?
组块: 通过意义将分散的信息碎片组合起来的过程。
如何构建组块: 第一步,启动专注模式,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组块的信息上,专注学习这些新的概念信息。
第二步,理解,把基础概念打包成组块的前提是理解这些基础概念。间歇性复习有助于加深理解。
第三步,获取背景信息,好让大脑因地制宜的做出判断和选择,让知识组块更好的发挥。
Q2.组块就是能把关键词串联起来形成精简方法论的那根针。
关于拖延症,真的是老生常谈,自己都嫌弃自己,最近最近的拖延就是读书笔记没跟上,早起。方案就是: 大前提晚上要睡好,捂脸。能早起早读会自然就跟上了,笔记自然就欧开了,真的是个良性循环哈。
Day 3
问题: 第一,搭建组块的7个步骤是什么?
第二,提升学习效果的两个方法是什么?
第三,什么是正面思维、负面思维?
第四,书中列出了不同种类的工具,尝体验一两个,并长期使用。
Q1. 步骤: 1.程在纸上解决一个重难点题目。
2.重做一次,要格外注意关键步骤。体现间歇性重复,延长练习过程,稳扎稳打定根基。
3.休息一下。切换到发散模式,更好的消化吸收问题。
4.睡眠。补充能量,睡前过一遍,潜意识运行。
5.再来一次。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的来回切换加固了新概念知识的这面墙。
6.给自己填新题。越是对某件事得心应手,就越想挑战更高难度的,就更愿意去投入更多的时间去获得更多的成就感。
7.“主动”重复。利用碎片时间主动回想关键概念或关键步骤,不断强化概念,加深理解。
Q2..养成习惯和克服拖延。
Q3.正面思维是指用积极的心态(关注有利面)引导我们去投入或完善某件事情。负面思维是关注事物的消极面,抗拒排斥,无法投入,无限期拖延。克服拖延,尝试将负面思维转化为正面思维,关注积极面更能激励自己。
关于学习工具这一块,想法多但是无法贯彻到行动,想学的有印象笔记,思维导图,这些都是我刚接触的新概念,从概念获取到理解到熟练掌握,哇,感觉又是漫长的一段时间,时间海绵又要用力挤一挤。
Day 4
问题: 第一,什么是记忆宫殿法?
第二,如何保证记忆效果?你自己的应用实践经验?
第三,好的学习法则与坏的学习法则分别是什么?你自己的应用实践?
记忆宫殿法,就是回想一个熟悉的空间,把它当做一个记忆的笔记本,将要记忆的内容构思成具体的形象来记忆你想记住的东西 原理懂,但是对于自己来说运用难度大。
保证记忆的一个方法就是间隔重复,类似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原理。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所以只要定时重复,就会提升记忆效果。
10个好的学习法则:运用回想、自我测试、对问题进行组块、间隔开重复动作、在练习中交替使用不同的解题技巧、注意休息、使用解释性的提问和类比、专注困难的事情最先做、心理对照。10个无效的学习法则就不说了,基本都占了。
发现自己现在要学习的事情和技能太多啦,恨不得一天是72小时,而且还能分身。没参加早读会之前怀揣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当当一口气上买了十几本书,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现在上面应该有浅浅的一层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