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
有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狄德罗效应工考究的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书房走来走去时,总觉得家具不是破旧不堪,就是风格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就把这种感觉写成一篇文章叫《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
200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狄德罗效应",或"配套效应",专指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平衡的现象。
因为拥有一个东西,导致了其他的需求,我们因为有了互联网,才有了网上的各式各样的需求
在营销中这个定律也非常有作用
1 最多的用处在于挖掘客户需求,客户买了房产,那么他就有装修的需求,客户买了车就肯定有车辆保养得需求
2 把自己产品设计成配套式的,买了剃须刀就得需要刀片,买了打印机就得换墨盒 ,买了苹果手机就只能用IOS系统,得用苹果支付。
那我们在营销中应该怎么玩?
如果你是开服装实体店或网店的,是不是可以效仿上述例子?衣服、裙子、鞋等做个配套套装,从中选样最便宜的配件做活动,例如裙子是最便宜的,生成海报做裂变。朋友圈转发这个活动,得38个赞,就可以享受1元购裙子。然后后续的朋友圈狂推这个套装。
套装怎么推?
找个漂亮的女大学生,兼职模特穿上你搭配好的套装,咔嚓咔嚓拍几张,模特漂亮穿啥都漂亮,后期再修一修,哪个姑娘顶得住啊?然后朋友圈推出这个套装搭配,注明以上套装本店都有。如果怕顾客觉得会撞衫,可以多配几套。买了你1元裙子的客户,正在苦恼怎么搭配衣服鞋子,这时看到你的漂亮模特穿的套装效果图,果断就来你这问价要优惠啦!
这两个环节做好了,引流和变现一起搞定,一箭双雕!
如果你是开宵夜店的呢?1元任喝啤酒,但只能在店里喝。哪个人会傻傻的只去店里喝斋酒,肯定会点其他东西啊。那点啤酒值几个钱呢?用成本价拿回来的,点一个菜的利润就远超那点成本啦。
如果你是市场卖小龙虾的呢?敢不敢1元送小龙虾麻辣烹饪调料?别人买了小龙虾麻辣烹饪调料,难道还不在你这买小龙虾来烹饪?只要你价格不是贵的离谱,产品不是很差,别人也不至于在你这买调料,而去其他地方买小龙虾吧?
什么产业都能这么玩,狄德罗效应在商业中应用,就是放小鱼抓大鱼。
人们拥有了一件喜爱的物品或拥有新财产后,会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已达到心理上平衡的现象。
这个效应在双11不断影响着购物者。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不安分的 “狄德罗”,而且很容易被激活!
难怪李叫兽在广告里说 “你用着上千块的香水,但是却用39元超市洗发水”,他就是将洗发水与更高端的香水去匹配,让消费者落入了狄德罗效应旋涡中,进而驱使她购买更好的洗发水。
也难怪商家们总喜欢卖套装,都爱推荐关联产品,天猫上你买了一个东西,永远都会马上出现无数个关联推荐。
愈得愈不足,这就是狄德罗效应。
而最关键是什么呢?
是你在购物时并不是简单的把这种 “配套” 当做是一次购买行为,而是在追求渴望的东西,打造更好的自己,或是实现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