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介绍的方法,是我自己读书写作经验中摸索出来的,不一定具有普遍性,但未必没有启发,所以,贴出来供大家参考。
正规的读书方法,若是现代书,则不出《如何读一本书》中的四个层次:字句,检视,分析和主题。而且虚构类书的读法,自然也与非虚构的不同,但基本的读书程序是相同的。若是古代书,则不出朱熹读书法。此不详述。
以上的方法不可谓不好,只是不太能跟上时代,新时代的读书写作的特点是:
1、写作机动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用手机写作了,不再局限于在桌子旁,电脑边了,随时随地的写作。只要拿起手机,有了想法,就可以写。我自己的大多数文章都是通过手机编辑而成的。我觉得为了写篇文章,正经八百的坐在桌子旁,准备好咖啡,然后找材料,构思布局,这是非常束缚思维的,灵感不定时出现,哪里容许你安排计划。其实,一直坐着看书写作,是很低效的方式,而且对身体也不好,容易得颈椎病,这个大家都知道的。
2、内容原创化。以前信息传播慢,书籍也少,我写个东西,可能一辈子也没几个人看,所以若有人愿意抄我的东西,我是欢迎的,我抄别人的也是没有忌讳的,甚至自己的一个想法说个几十年也没关系,反正没多少人记得。但现在不同了,你说的每句话都会记录在网络上,原创就很重要。而这就要求你要善于捕捉灵感,善于记录感触,这在以前就要每天带个本子和笔,随时记录,但现在则手机便签就够用了。无论是想法、素材、图像、文件都可以第一时间记录下来,电子书、纸质书都可以拍下来或截屏下来。
3、阅读分散化。现在信息太多了,看书之前得选择辨别,不可乱看。一般看纸质书最好,因为书中信息较准确,知识也成体系,可信度也高。为了了解某个主题的知识,得翻看很多线上线下的很多书籍,如果做笔记都是手抄,不但慢,而且到时写文章又要一字一句输入电脑,费时费力。所以,要用一种整理方法,把这些分散各处的信息集中到一起。
正因为有这些特点,“拍照读书法”就派上用场了。这个方法有三个特点:
1、最小行动。手机方便,一个屏幕的内容也不多,而且平时都在用,不看书,也会看其他的。手机在“拍照读书法”中就是传统意义的“笔”,随看随拍,也就是随看随笔记。
2、捕捉灵感。手机不离身,如果善用之,则能帮助我们迅速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和感想。
3、收集材料。看的书,有启发的,新颖的,有价值的都可以马上拍下来,不必只凭记忆了。
拍照读书法,要求具备较好的系统结构思维,如果你结构思维不好,这个方法会让你陷入数据和信息的泥潭中。最好你平时有一些关心的主题和问题,这样这个方法会更好用,也会更显其威力。不然,你就会变成只会收集资料的蜜蜂,而不去酿蜜。
拍照读书法具体程序如下:
1、确定想要看的书,不论电子书还是纸质书。当然,看的书与你所关心的问题相关,你看书是想收获知识,解答疑惑,而不是消遣,所以你看书是有目的的,不是随意的。
2、准备好一个安装了带有拍照、并能识别图片文字的手机。
3、先拍下版权页,记录书籍的版本。
4、拍下你觉得好的段落,标上页码。
5、读完要读的书后。按你的理解,整理思路,并把拍的照片中做简单分类。
6、按照你的思考框架,并提取出照片中的文字,把文字放到你的框架中,形成一个大略的文字稿。
7、在手机上编辑成文章,投稿到网络上。
8、以上是一本书的读法,几本书也一样操作。
大概是这个样子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