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无意翻开《正能历》,看到一句话:“没有应该做的事,都是想做的事”,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促动。刚刚再次翻开查阅它出自哪里,找了许久却找不到。生活就是这样,越是执念于想要什么,有时反倒要不到,也许会在不经意间却给了你。
以往,我常常对孩子说:“做完你该做的事,剩下的都是你想做的事!还不快抓紧时间做你该做的事!”突然察觉,这句话我基本每天都会说一次,甚至多次。每天念叨的话,基本都是针对相同类似的事情,可反复了千万次,为何没有明显效果呢?最后还给孩子贴上一个隐形标签:磨蹭!
我对孩子说的该做的事是:到时间该起床了,早起应该先穿衣裤,避免着凉,接着刷牙、洗脸、喝水、整理书包,然后等待父母送她上学。做完这些该做的事情,如果有多余的时间才可做想做的事情,比如玩玩具、看书、画画等,只要是安全的,都可自由。回家之后应该先换鞋洗手,饭做好了应该先吃饭,9点前应该先洗澡、刷牙……写着写着自己都觉得好笑了。看看这些应该或者不应该,都是生活习惯的芝麻事,我却唠叨催促了几年还在继续着。
对于孩子,她真的理解这个应该的重要性吗?其实,她的世界里都是自己想做的事,一起床,开开心心的就想画画,你却催促她赶紧刷牙,扫兴之后还会有情绪……对于刚满5岁的孩子,我并没有培养出她的时间观念,她也不明晰时间的长短,我却总是一味要求“快点快点!”她不仅不快,反而悠哉游哉,直到你提高分贝讲话,甚至吼叫。而孩子学到了什么呢?只学到了听你的声音变化去感受时间的紧迫。我所希望的品质和技能都没有掌握。
我想,这需要一个转念。如何把这些该做的事变成她想做的事呢?
于是,接下来的四天我用了以下方法改进:
首先,不再使用这句话。让早早起床充满积极幻想。
我和龙儿之前在小区发现了一处“时光隧道”,如果8:20之前能到达时光隧道,“时光老人”就会在秘密之处悄悄送上一份礼物。哈哈,孩子对神秘礼物可是充满了期待。这一周她收获了两件,一个铁片迷米币,一颗玻璃珠。她也能欣然接受没有礼物的时候,因为她知道,还有比她更早的小朋友。若没有礼物,根据时间,我便会陪她玩耍几分钟,让早起变得丰富而有意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这份乐趣,更在乎有妈妈的开心陪伴。
其次,从更深层次帮助孩子认识到刷牙、洗脸、睡觉对自己来说,是多么重要和有意义的事情,那是关爱自己、关爱父母的具体行动。我们都需要健康的身体,需要自己能够照顾好自己。不断浸入这样的想法,便会激发她内在动力,常用启发式提问让她想到照顾好自己需要做哪些事。当然,这需要很长的时间让她真正内化理解。
另外,我们需要教会孩子的是时间管理。借助使用闹钟这个工具让她感知时间的长短。刷牙洗脸我会定5分钟。
再者,我会走到她身边,不再用语言提示,用动作比划,让她感受到幽默与轻松。以往的催促,发现她既被动又缓慢。
自我小结:对家人、对朋友都要放下这个“应该”想法,没有谁对谁应该怎样怎样,是你的父母就应该无条件关心你、支持你?是你的爱人就该宠你、呵护你?是你的朋友就应该帮助你、理解你……一旦对方做不到,你便会非常懊恼失望。而如果变成我想关心你、我想支持你、我想宠着你、我想帮助你……那么世界就变得很美好了。而这个“想做”,是发自内心主动乐意的,唯有自己可以掌控,对他人,永远心怀感恩而非期待。如此,内心也更平静了!
哈哈,我想我们“应该”有这个想法,此处可以有“应该”!没有应该做的事,都是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