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白崇禧之子,贵为军二代,却自称“孽子”,对患病爱人32年不离不弃

文/田心

声明:本文著作权及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1959年,为了让三毛从封闭的内心世界走出来,母亲让她和当时有名的画家顾福生学习画画。

果然,在学习画画后,三毛的心开始渐渐打开。可顾福生发现,三毛的兴趣不在画画上,而在写作上。

在顾福生的鼓励下,三毛用半年时间完成了自己的第一篇小说《惑》。这是一篇意识流小说,讲述的是主人公不能与外界沟通的苦闷,也是三毛孤独、伤感内心世界的真实再现。

顾福生随即把小说交给了自己的朋友白先勇。白先勇几乎没做修改,就把文章刊登在他主编的文学杂志《现代文学》上,也因此成就了三毛的文学创作之路。

毫无疑问,白先勇是三毛的贵人。

白先勇喜欢三毛的文章,不只是对三毛才华的欣赏。三毛文字中流露出的那种与周围格格不入、深陷自己内心世界的孤独,白先勇也能最能感同身受的。


01

1937年,七七事变后的第四天,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将军的第八个孩子出生了,取名为白先勇。

父亲常年在外带兵打仗,很少回家。而妈妈要操劳一大家子的事,对于白先勇也顾不上关注。

加之其他兄弟姐妹性格大多外向,只有白先勇天生内敛,大多数时间,白先勇都是一个人待着。

白先勇唯一能赢得家人的关注,就是父亲每次出题考孩子们,他总是能第一时间回答出父亲的考题。

此外,白先勇与家里的热闹毫不相干。

他以为等上学了,就可以摆脱这种孤独的境遇了。

哪成想,就在他兴致冲冲做好上学准备时,被诊断为患有肺结核。这在当时是没有方法治疗的疾病,为了不传染给家人,父亲让他单独住在花园山坡上的小房子里养病。

这一待,就是四年。

家人像躲瘟疫一样躲着他,就连路过他的房间窗子,都刻意弯下身去,一溜烟逃掉,生怕被传染。

山坡上的栀子花香阵阵飘来、兄弟姐妹玩耍的声音此起彼伏,这些都与白先勇无关。

他只能每天独自呆在冷清的房间里,想象着外面的喧嚣。

一次,好心的哥哥姐姐怕白先勇寂寞,就把收集的香烟盒里的画片拿给他玩,白先勇从画片上知晓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形象。

红楼这扇门,从此推开,就再也没关上。

白先勇隐约觉得《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和他有几分相似,虽然出生于一个庞大的家族,亲人众多,却没有一个人能真正走进他的世界。


02

1948年,白先勇的肺病转好,终于可以回到家人身边。他日思夜盼的团聚,再次被现实无情打破。

此时,虽然抗战已经取得胜利,可是国共内战又开始了。国民党节节溃败,白府全家上下80多口人不得不开始逃难生活。

父亲在外打仗,勇敢坚强的母亲带着全家人离开桂林,一路从重庆、上海到南京,一路上亲人也在不断离散。

逃难中,白先勇见到战火中羸弱的底层民众,对他们产生同情和怜悯,这种感情在他日后的文学创作中都可见一斑。

战乱的纷扰、逃离的颠簸,一直贯穿了白先勇的少年时期。直到1952年,全家到了台湾,日子才恢复平静。

虽然生活稳定下来,可是因为父亲在大陆曾三次“反蒋”,这在蒋介石心里埋下了隐患。到了台湾,父亲只挂虚职,全家也都被监视起来。

从风光的大将军,到失去自由的“普通人”,家族由盛而衰,未免多了些许伤感和无奈。

可对白先勇来说,能安定下来,生活第一次有了归属感。

此时的白先勇还不知道,就在两年后,他会遇到那个此生最重要的人。

1954年,白先勇在建国中学上高二。一天早上,因为迟到,他匆匆赶往教室,在走廊楼梯上和一位年纪相仿的年轻人相撞。

这一撞,便擦出爱的火花。这个人就是王国祥——陪伴他半生的同性爱人。

之后,两人一起考进台湾成功大学,白先勇读水利工程系,王国祥读电机系。

两人之间有一种异姓手足的默契,白先勇第一次感觉到生活不再被“孤独”这两个字眼占据。


03

可刚上大学一年,白先勇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水利工程。从小喜欢读中国古典文学的他,兴趣还是在文学创作上。

于是,他没同家里人商量,就毅然转学到了台湾大学外国语文学系,改读英国文学。

父亲白崇禧得知消息,并没有干预儿子的理想。

就像他隐约察觉到儿子不同的性取向,也没有任何责怪和埋怨,而是尊重白先勇的选择。

或许在父亲眼里,性格内向、情感细腻的白先勇也更适合学习文学。

1919年,辛亥革命爆发,18岁的白崇禧投笔从戎,投身中国近代史的滚滚洪流。

1957年,20岁的白先勇弃工从文,逆着父亲,走上一条文学之路。

白崇禧更不知道,正是顺从儿子的这次选择,数十年后,这世间,才有了一本写自己生平的书——《父亲与民国》。

转学之后的白先勇终于开始着手实现自己的小说梦想。

1958年,白先勇把短篇小说《金大奶奶》投稿给《文学杂志》。当时,《文学杂志》编辑夏济安看到小说后,只说了五个字“文字很老辣”,便刊登在了杂志上。

两年后,白先勇再次写下《玉卿嫂》。

看过了浮沉的历史变迁,经历了从繁华到萧索,白先勇小说里的人物都流露着世事无常的无奈。

而这何尝不是他对生活的真实感悟呢?


04

有父母陪伴、有爱人相随、理想得以实现,经历孤独和漂泊的白先勇,对生活已经感激不尽。

然而,生活并没有停止对他的摧残。

大三时,王国祥患了极为罕有的血液病,西医治疗一年多,病情却毫无起色,就连大夫都说无力治疗。

可白先勇不肯放弃,他四处求医为王国祥看病。终于找到了偏方,在白先勇的精心照料下,王国祥的身体渐渐恢复。

命运之河一次次掀起波澜,又再次归于平静。

白先勇和王国祥决定毕业后,两人一起出国赴美留学。

1962年底,就在一切都安排妥当时,白先勇人生中第一次重大的打击正悄然来袭。

常年操劳的母亲,因高血压抢救无效,身亡在手术台上,年仅59岁。

在生活的逼迫下,白先勇第一次认识到人生无常的本质。一生经历无数惊涛骇浪、见过无数生死离别的父亲,面对妻子的突然离去,也悲痛欲绝。

参加完母亲葬礼的四十一天后,白先勇忍着巨大悲痛登上开往美国的飞机。

年迈的父亲在寒风中破例送儿子到飞机梯下,一生戎马、叱咤风云,此时竟老泪纵横。

刚刚经历丧妻,儿子又远行,一切前途未卜,父亲内心的孤独和无助,白先勇当然能够知晓。

他却什么都做不了,和父亲短暂拥抱后,挥泪与父亲告别。

可没想到,这一别,竟是此生。

三年后,白先勇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他身在异国他乡,未能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成为他一生的遗憾。


05

过往不堪回首中,生活还要继续。

经历亲人去世,加之在美国时不时涌上心头的思乡之苦,在白先勇内心,那种孤独的情感再次升腾。就像20年前,因为疾病和家人分开时那样的身不由己。

好在这次,他的身边有王国祥陪伴。

两人在院子里种下三棵意大利柏树,一起蒸螃蟹热黄酒,度过一段相濡以沫的生活。

除此人间真情,陪伴白先勇的就是《红楼梦》。

1965年,白先勇在爱荷华大学小说创作班毕业获硕士学位后,就到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红楼梦》的导读课。

他用英文给外国学生讲书里的故事,用中文给华人学生讲考据。学生对红楼的喜爱,让他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就在生活一切都那么美好之时,命运再次和白先勇开起了玩笑。

1989年夏天,王国祥旧疾复发,白先勇再次为他寻求治疗。

只是这次,白先勇分明能感到一种无力感在看不到的地方蔓延。

此后三年间,白先勇陪王国祥共同抵御病魔。然而,疾病终究无情。1992年,王国祥在55岁生日后病逝。

两人相伴半生,终究天人两隔。

王国祥去世后,白先勇把两人相识、相知、相处的点滴都写进散文集《树犹如此》里,其间繁琐温暖混杂,让人感慨万千。

“我一向相信人定胜天,常常逆势而行。然而,人力毕竟不敌天命,人生大限,无人能破。”

到了五十知天命的年纪,白先勇终究看透了生死无常,他知道,人只能顺着命运的安排去生活。


06

经历战乱,半世浮沉,至亲至爱一个个离去,白先勇唯有把时光献给自己喜爱的文学创作、红楼和昆曲推广,才能找到一点心灵寄托和安慰。

《牡丹亭》中有这么一段循环往复的话: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这话更像是白先勇对王国祥的情感表达,也是他对昆曲挚爱的表达。

2004年,王国祥逝世十周年,白先勇主持制作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再现了一段跨越生死的爱情故事,也是对王国祥的另一种怀念。

之后十几年间,这版《牡丹亭》演了300多场,场场满座。看到年轻人如此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白先勇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从《红楼梦》的讲台上退休20年后,能再次传授这部中国古典名著给现在的年轻人。

2014年,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淑香告诉白先勇:“现在的学生都没耐心坐下来好好看《红楼梦》那么厚的书了。”

白先勇听了之后,心一惊,想着年轻人连中国传统名著都不读,可怎么了得?

于是,77岁的他,不顾年事已高,重新拾起当年的讲义,回到母校台湾大学开设《红楼梦》导读课程。

他足足讲了3个学期的课程,领着学生读完120回的书。每次上课,400多人的大教室里都座无虚席,就连台阶上都坐满了学生。

此时,相距白先勇第一次从画片上得知《红楼梦》,已过去70年。

然,这份红楼情始终贯穿白先勇的生命,只浓不淡。


07

白先勇一生终究是与《红楼梦》结下了不解之缘。

《红楼梦》最后,宝玉赤足披猩红斗篷,携一僧一道拜过父亲贾政,转身消失在白茫茫大地里。

贾政追赶不及,返回船中方才了悟:宝玉衔玉而生,原来是来人世走一遭劫难。

宝玉从小未得父亲的喜爱,身陷儿女情长,无人理解他的痴情而孤独。最终,在经历家族衰败落魄、失去挚爱林黛玉后,选择离开家,消失在自己的世界里。

而白先勇又何尝不是如此。

他自封“孽子”,在父亲眼里,他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在世俗眼里,他也是一个叛逆的人。

经历了一遭遭劫难,白先勇最终把情与爱都献给了文学、红楼和昆曲。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句话写的不只是大观园里的众生百态,也是白先勇的人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271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275评论 2 38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151评论 0 33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50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53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5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4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0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26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78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61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3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0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6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72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9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初识白先勇先生是无意间搜索浏览网页时看到的一张俩个青年男子的合影照片,年代久远的制式照片就差标记“革命友谊”四个...
    ami听海阅读 248评论 0 0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0,548评论 0 11
  • 彩排完,天已黑
    刘凯书法阅读 4,182评论 1 3
  • 没事就多看看书,因为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没事就多出去旅游,别因为没钱而找借口,因为只要你省吃俭用,来...
    向阳之心阅读 4,772评论 3 11
  • 表情是什么,我认为表情就是表现出来的情绪。表情可以传达很多信息。高兴了当然就笑了,难过就哭了。两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
    Persistenc_6aea阅读 123,964评论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