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什么人,积极向上、勤奋努力,或因压力而怠惰、碌碌无为,都曾对心灵鸡汤、励志文没有什么抵抗力。先给大家来几条:
心灵鸡汤:
1.你简单,世界就简单,用一杯水的单纯面对一世界的复杂
2.人生如茶,苦尽甘来
3.人的一切烦恼来自执着,我们执着什么就会被什么所骗
……
励志热句:
1.舒适感,是成长最大的敌人;痛苦,是成长最好的标志
2.想要不可替代,就要无可取代
3.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
放下已有成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觉得这些句子挺好啊,找不出错。当你的心灵受挫难受时,如果你的家人朋友这样安慰你,你会感到温暖和正能量。相反,如果你被外界的人或事物打击时,你的家人朋友告诉你江湖险恶,人心难测……你觉得舒服吗?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先是利己,之后才会利他。一个人先是疼自己的家人,之后才会顾及其他人。童话里,辛德瑞拉的后妈为了让自己的女儿和王子在一起,而想办法阻止辛德瑞拉参加舞会。如果身为人母,你会不会也因为爱自己的女儿而辜负其他人呢?做了哪些错事,对不起哪些人,我们自己再清楚不过。是非分明,说明人性非恶,可我们还是避免不了做错事。人性没有善恶之分,不过是利益熏心的程度。
我们的家人朋友没有错,只是道理太简单粗暴,这些话夹杂着彼此伤害的含义。道理说不好还不如来碗心灵鸡汤让痛感麻木。
马云说:一个人要成功,关键是要有自我治愈能力,学会用你的左手温暖你的右手。
当你又忍不住看鸡汤励志这种人生道理的文章时,除了你很闲,就是心灵上所受的伤还未痊愈。这些伤来自你对美好理念的想象,对世界的幻想。如果周遭一切都很好,那单纯美好就是习以为常的事,没有人会在意。可是生活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那些片面美化的想法遭到了现实的否定。只要不放下对生活的成见,你就会不知不觉陷入这种情感缺失的迷惑中,在看到心灵鸡汤和励志文章的时候,瞬间血槽满点。一边被感动,另一边自己离梦想越来越远。马云外貌身高不突出,可依旧自信,魅力非凡。等着心灵鸡汤给你温暖和力量,不如自己鼓励自己,逗逗自己开心。
心灵鸡汤就一句话,一种情况,忽略了实事求是,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弯弯绕绕,并没有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喝再多止痛药,不把病根除去,身体还是会垮掉。
喜欢心灵鸡汤时说:微言大义,言辞优美,正合我意。
戒心灵鸡汤心想:这小儿科的玩意儿,几句没头没尾口号罢了,我才看不上呢,况且如今这么廉价。不如省下时间运动去,挥洒汗水是可以带来实在的快乐和成就感的。
生活中很多人的真实写照是:心有猛虎,一事无成。《大脑也有奇怪的习惯》一书中说大脑深信自己“能力非凡”。自以为很牛叉。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神啊!自己绝对无法完全认清自己,自以为完成工作了,实际上什么都没干。自以为很会察言观色,实际上完全没搞清楚状况。生活中,你是不是也有类似的遭遇呢?在学校踌躇满志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在工作中励精图治想做一个优秀的员工,你确实努力了,也没有丧失意志,可就是做不到心中想成为的样子,不知道如何改变当下不满的现状?
鸡汤告诉你活在当下,我们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生命只在当下,我们追忆过去或是担心明天的到来,就无法充分体会当下的生活。仔细想想,这句话和你有什么关系,你想这些干吗?连当下的瓶颈都无法突破,怎么对得起过去和未来呢。
有一个残忍的心理学实验,事情发生在1970年,一位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授,找了500多位5岁大的小朋友,分别来到实验室,陪他们玩,和他们聊天,让他们熟悉环境,等到时间差不多的时候,教授给每人一颗棉花糖,并告诉他们:“我有事出去一下,这个糖如果你们能等到我回来再吃,就能再获得两颗。”这一出去,很多小孩其实都忍不住了,没过几分钟就都奔溃了。有的吃了,有的等教授回来开心地拿着软糖回家了。40多年过去了,这位教授公开发言:当年我做这个研究,最关键的不是看孩子是否能抗拒诱惑,而是他们如何拒绝诱惑。
他发现能够忍到最后的孩子都有一些绝招,有一个小女孩把眼睛蒙住,不让自己看到。可是忍不住偷看,一只手慢慢伸出去,然后又慢慢缩回,告诉自己nonono,另一只手又慢慢伸出去了。这时候,右手开始阻挡左手,安慰自己没事,转身歌唱,自导自演。那些能通过考验的孩子,靠的不是忍,而是灵活应变,这让他们克服困难,面对更多的挑战,获得更高的成就。那么渴望成功的你,缺的不是努力和毅力,而是面对冲突时自我调和的方法。
大家同样的感受和想法,思维细微的差别,导致行为和结果的不同。这细微的思维,就是你自己给自己找理由。
如果你恰巧是没忍住提前吃了糖的孩子,放弃的理由破坏了原先的目标,结果失败转而看到别人的成功,我们的大脑就会产生负能量。不安与自卑是一种人和动物的共通性情感,这是与生俱来的大脑神经回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面对这些真实的情感,明白这是大脑运转的既定程序。本来自我还感觉不错,看到别人光芒四射时,我们引以为傲的东西秒成渣。说到底我们还是害怕心灵受到伤害,别人太优秀,自己无法平心接受,不是超级羡慕别人的成就就是让自己不去想这些高下,忽略就不产生比较。
否则,大脑不但让你心理上难受,生理上也难受。弗吉尼亚大学威尔森博士说“我们无法直接获知自己的内心是如何运转的”人对自己而言,其实是他人。当受到外界刺激,我们的心理平衡状态被打破时,只有找到原因,自我解决,才能避免被这种坑爹的生理机制左右。
正能量代表艾力中说:有些成名成家的人,会在自己上楼之后抽掉梯子,再告诉努力想要向上爬的你:我当初就是通过努力飞上来的,你也可以。
成功是无法复制的。所以,想要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你,不用太在意各种各样成功之人的经验。心灵鸡汤和励志名言不过是人生经验的一种,慈眉善目,缥缈难寻。沉迷于心灵鸡汤和沉迷于游戏一样,都是在补偿心里的成就感,来达到心理平衡。
在这个经济体制、社会结构都发生转变的时期,大多数人生存压力、心理冲突比较大,尤其是大学毕业生。有一个笑话,一位大学学历的员工问他的老板当初是如何创业成功的,老板说:“因为我没有上学。在其他人大学毕业的时候,我父亲拿出30万给我做创业基金。我很感动,父亲说这是这钱是从学费里省下来的”。这则笑话赤裸裸地揭露了大学生毕业后艰难的就业现状。今年有一类文章特别火:成功人士的十条建议、优秀人士的六个习惯、xxx语录……这种建议类文章,看完有帮助吗?一分钟后劲都没有。面对这无形的生存压力,我们太无助了,选择相信这种披着成功光环的励志文。
梁文道先生有一次在饭局上,讲他亲身经历过的故事,内地图书腰封上多有“梁文道推荐”的字眼,终有一天,一本完全不知晓的书也如此,先生忍不下去,拿起电话打向该书出版社:
“我是香港的梁文道……”
“啊,梁先生您好,我们很喜欢您,您有什么事吗”
“你们出的书上有我的推荐,可我连这本书都不知道,如何推荐?”
“梁先生,不好意思,您可能不知道,内地叫梁文道的人很多……”
先生像自己做错了事一样,喃喃地说了声“对不起”后就挂了电话,以后再也不敢这样打假。
这是白岩松先生在他的著作《白说》里写的小故事“我怎么能确定内地没有很多人叫白岩松,更何况,完全不是我说的还好办,可有些‘语录’头两句是我说的,后几句才彻底不是。”
本来对那些励志名言心有好感,当知道那只是挂羊头卖狗肉时,瞬间好感度为零。我们渴望成功,被成功人士的经验迷惑;渴望财富,被有钱人的智慧洗脑。原因只有一个,你对成功还没有那么渴望。一个真正渴望成功的人,眼里只有目标。
心灵鸡汤或励志名言本身并无好坏,真正起作用的是你的看法。
(这个冬天,让我们大步向前,迎接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