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许罡
夏之妺喜、商之妲己、周之褒姒、晋之骊姬,被后世成为四大妖姬。之所以如此,一是她们美若天仙,国色天香,妖媚动人,倾城倾国,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二是因为正是她们的美,埋下了日后背负骂名的隐患——在她们的背后,都有着一段举国倾覆的悲壮史。她们深得君王宠爱,却因倾国而被称为一代红颜祸水。
生前已遭不幸,死后背负骂名
现在人们都知道褒姒很美,今人没有见过褒姒本人,只是从历史的记载中得知一个大概。
那么,褒姒到底有多美呢
《东周列国志》对褒姒的外貌作了一些描写:“目秀眉清,唇红齿白,发挽乌云,指排削玉。”
幽王抬头观看,姿容态度,有目共睹,流盼之际,光艳照人。可以想象,这一定是周幽王初见褒姒时的场景。
长得如此之美的褒姒,本该有个幸福的生活以及美好的归宿。然而,她的命运跟时代紧紧地地结合在一起,命运也随之崩盘。
忽然间,她的生命里闯进了一个叫周幽王的人男人。周幽王是周朝出了名的暴君,又是好色之君。长得如此美艳绝伦的褒姒,一旦进入了他的“法眼”,逃得出魔掌的概率几乎为零。不仅褒姒生前整日愁眉苦脸,生活在忧愤之中,就连死后,一直受到人们的挞伐与诟病。
红颜祸水这个骂名,她这样一个弱女子竟然已经背负快三千年。虽然其间也有人为其鸣冤,但几乎没有撼动司马迁《史记》中给她扣上的这顶“祸水”大帽!她背负的骂名,始终被后世传递下来,似乎也没有止息的架势。
一位叫做胡曾的唐代诗人,写过关于褒姒的诗篇:“恃宠娇多得自由,骊山烽火戏诸侯。只知一笑倾人国,不觉胡尘满玉楼。”褒姒的美,美得让周朝覆灭,褒姒一笑,整个王朝为之颠覆。令褒姒没想到的是,自己不经意的一笑,引发了整个历史的误会,自己也背负了后世没完没了的骂名。
有意思的是,《新世纪周刊》2007年曾刊登一篇《比窦娥还冤的褒姒》,为褒姒平反。文章认为,褒姒只是个不爱笑的冷美人,在战乱年代,她的命运并不能由自己主宰。而周幽王对褒姒的宠爱不能说是褒姒要求的宠爱,也有可能她不想得到这种宠爱才不笑。因此,不能笼统地就把她归到“亡国妖妃”的行列。
只为美人欢心,葬送西周江山
有关褒姒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700多年前的周幽王时期。
周幽王,姬姓,名宫湦,出生于公元前795年,周宣王姬静之子,母姜后,西周第十二任君主,他在位的时间很短。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西周都城镐京,姬宫湦就葬身与此次进攻中,至此西周灭亡。
周幽王既是暴君,又是好色之君。在屈指可数的执政时间里,发动了对褒国的战争。褒国君王是个胆小鬼,担心国破身亡,便将美丽的褒姒献于幽王赎罪,以求得和平。周幽王见到褒姒眼珠子都要掉了,对褒姒宠爱有加,独宠于后宫,还为周幽王生下一个孩子,自己也当上了王后。可褒姒是被迫的,她并不是真心要享受这种尊荣,因此,她整日里依然闷闷不乐,愁眉苦脸。这让周幽王很不是滋味。
周幽王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让褒姒展露笑容。后来,不知道是周幽王还是其他人灵光乍现,想出了一出“烽火戏诸侯”的大戏。这一招对周幽王来说,是成功的,王后果然高兴地露出了嫣然一笑。但是,王后倒是高兴了,诸侯们可就不乐意了。
西周时,周朝与各诸侯国有个约定,一旦有敌人来犯,就点燃烽火。诸侯国看到烽火的时候,就派兵来援。为了让褒姒展露笑容,在没有敌人来犯的时候,周幽王点燃烽火台上的烽火,诸侯都率兵匆匆赶来。可是,数十个诸侯到后却发现没有敌人,众诸侯面面相觑,只看到褒姒在远处大笑,褒姒笑话这些惊慌失措的诸侯,周幽王非常高兴,各诸侯只得扫兴而归。
褒姒自那一笑之后,又很快露出满面愁容。为了博得美人欢心,周幽王此后又多次点燃烽火。被戏耍过的诸侯们不再相信,都不再来了。最后当犬戎真的打来的时候,周幽王再次登上高台点燃烽火,焦急的等待救援,诸侯们并不相信他了。没有诸侯们的增援,西周的都城镐京被攻破,周幽王被活活杀死,而褒姒在这场浩劫里下落不明,她或者葬身火海死于犬戎刀下,又或者被犬戎掳走,谁知道呢。
周幽王把一门心思都放在褒姒身上,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褒姒开心。作为普通男人,这样做似乎不可。可是,作为一国之君,把美色放在第一位,葬送江山也就在所难免了!
幽王之错难恕,该还褒姒清白
有人认为,如果周幽王不是那么暴力又色情的话,周朝在他的手里,兴许还有别的发展,也许统一天下的不是秦始皇而是他了,但是历史是没有假设的。
周幽王自作孽不可活。众所周知,贪婪腐败,不问政事,整日沉溺在酒色之中,这样的人定然会坏大事。周幽王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为了博美人一笑,竟将烽火天作为自己任性的玩具,肆意地践踏诸侯们对他的信任,将诸侯们玩弄于鼓掌。朝廷充满了奸佞,百姓对此意见很大,周幽王不仅不知道悔改,还更加明目张胆,整个周朝沉浸在一种奢靡、堕落的状态。这样一位君主,怎么不使得西周灭亡,历来西周灭亡都被说成是褒姒的责任,其实最大的罪过该由周幽王来承担。
褒姒,原是一名弃婴,被一对做小买卖的夫妻收养,在褒国(今陕西省汉中西北)长大,公元前七七九年(周幽王三年),周幽王征伐有褒国,褒人献出美女褒姒乞降,幽王爱如掌上明珠,立为妃,宠冠周王宫,翌年,褒姒生子伯服(亦作伯般),幽王对她更加宠爱,竟废去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册立褒姒为王后,立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叹气道:“周王室已面临大祸,这是不可避免的了。”
出生平凡的褒姒,肉身凡胎,一个地道的泥腿子姑娘,岂能承受得了战争中血与火的煎熬?又怎么能过得惯锦衣玉食的豪华生活?她从来就没有想过要过帝王家的生活,更是从未主动用自己的美色去迷惑高贵之人。而是周幽王得到褒姒之后,将其视为宝中宝,爱不释手,以至于荒废了朝政,引起朝廷上下不满,民怨滔天。而这一情形又被虎视眈眈的犬戎窥探到,于是举兵来犯,一举攻灭了西周。
人们之所以怨恨褒姒,是因为“烽火戏诸侯”的把戏。可是,在《吕氏春秋》的记载中,周幽王不是点燃烽火,而是击鼓。即使是真有“烽火戏诸侯”这档子事,那么,历史的责任是应该清楚明白的。
一个连自由都没有的弱女子,被一个疯子一样的男人玩弄于鼓掌之中,什么也做不了,只有愁苦的份。而这个男人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荒谬透顶的,那么,这个错到底是谁造成的呢?难道一个弱女子连悲愤、忧愁的自由也没有了吗?难道一个弱女子的忧愁也能导致国家灭亡吗?
因此,这个责任应该由周幽王来负,历史应该还褒姒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