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跟大家分享一本心理书,叫《习惯逃避》,也是2020年看过的书中,印象比较深的。
刷着知乎,看到热榜上一个讨论话题是:为什么最近有越来越多类似「小丑竟是我自己」这样的自嘲梗出现?丧文化依旧还流行着吗?然后就想到了这本书关于丧文化的描述。
关于丧,网上中给出的解释很复杂,从古至今,从甲骨文到隶书,把这个字的来龙去脉解释得很详细。其中最通俗易懂的一种说法是,丧的本义一般认为是逃亡,后来引申为丢失、失去的意思。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丧好像本身就自带消极的基因,因为丢失或失去什么,是一件让人不开心的事,也是一种遗憾。
但也有很多人认为,丧是一种自嘲,是一种对自我认知的升级。
可以想一下,一般我们什么时候会自嘲,自己取笑自己,拿自己消遣调侃呢。
大多数是失败的时候吧。因为一直获得不了大家说的那种成功,成为不了让别人也能羡慕讨论的那种人,也不想背着这种压力过一生,所以渐渐放弃了。
不再执着于追求外在的光鲜亮丽,而是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
我不是别人,也不必为了别人而活,照着别人的成功模板去复制粘贴,也只是一直提醒我单元格格式不匹配。
我就是我,就是个普通人,生来平凡。
从这个角度来说,从关注外在到关注自我内在,从看别人脸色到看自己脸色,也可以说是一种进步,对自我认知的进步。
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大概说的是,接受自己是个普普通通的人,是迈出成长的第一步。
你会发现,你是谁不再是只有保安大哥们会问,好像很多事情很多人都告诉我们,想要做点什么的话,第一步就是认识自己。
记得大学毕业找工作那会儿,职业生涯规划课上,老师还让我们做过一些职业性格测试,人格测试,那个时候好像就在告诉我们,找个好工作的前提就是认识自己。
你的优点是啥,缺点是啥,你觉得自己是个怎样的人,以及周围的人觉得你是个怎样的人,你觉得自己适合干什么,不适合干什么。
在讲幸福力的一本书里,作者也提到,一个人从不幸走到幸福,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就是对自己好奇,理解自己,最后跟自己和解。
所以按照这个治疗套路,第一步也是认识自己,是什么让你痛苦,不安,焦虑。而且一般都是来自童年里那些不太好的记忆,一般是某种爱或情感缺失。
这么一想,好像好多电视剧里,男主有病或女主有病,或者两个人都有病,然后就互相治愈,一般也都这种情况。
大概是,最能说清我是谁这个问题的,还是生命的诞生本身。
不管怎么样,我是谁这个梗怎么玩都玩不坏,并且什么时候都能玩。
这世上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但我是谁这个梗却是一点没变。
所以,丧不是纯消极,也有积极的层面,说明我们开始关注心理精神层面的健康,而不仅仅是穿金带银功成名就。
丧也许是失败之后,一种无力无奈的反抗,但这也是我们能找到的,一个让身心最舒服的状态。啥都不干,静静待着就挺好。
有时候周围太闹了,各种声音太杂了。想要学习还要专门去付费自习室花钱买安静,工作想要找个自己喜欢的,都来跟我说工资不高没钱途,除了结婚谈恋爱想去先做些其他的事,又在说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了。
亲爱的们,咱们是买白菜么。
丧的开始可能只是吐槽,自嘲,宣泄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你们说的那些金灿灿的人生也许我不配。对待世俗认为的成功,幸福,以及那些判断标准,只能隔着一道门冷眼相看吧。
后来就开始直接反对:我不认可你们说的那些观点和标准。谁说女生一定要白幼瘦,谁说成年人就不能哭,哭是为了更强大。
在一些无缘无故的杠出现之前,至少这种正面的杠是一种积极的声音,是勇敢者对主流三观的呐喊。
社会本来就是多元的,成功幸福的标准也应该是多元的,不应该用有没有房子票子的标准去衡量一切,评判一切。也许人生也应该有二次元,三次元,多次元的活法?
那一章的最后,作者说到,那些没有意义的,只会让人们越来越无力,越来越内卷的门槛该降一降了。
又或者在他们旁边再树立起别的门槛,一些不那么追求“物质和成功”的欲望,而是注重人道主义和人性的门槛。这样才能获得解救,获得打心眼里的快乐,安宁,幸福。
标准是人们制定出来,然后捧它成为主流,现在也要靠人们去打破。
丧文化依旧还流行着吗。
其实丧文化一直都在流行着。
在每个人的心里,只不过偶尔让丧一下也没啥,也顺便提醒下我们,生活其实有不一样的活法,在各自的人生里各自美好就好。
丧文化只是丧吗。
不,丧文化是一种清晰的自我认知。
假的东西太多了,不假,不装,承认自己的真和普通反而是最难得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