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着手开始这篇书评之前,我犹豫了很久,迟迟难以下笔。有许多问题令我感到为难:不同于文学书籍,《自卑与超越》属于心理学分类,内容更加专业化、知识概念化,这意味着留给书评人的发挥空间变得狭窄了些。我不断地思考,究竟该如何下笔,才能够在不使原书内容失真的前提下激发读者的兴趣;应当如何规划文章结构使其富有层次感和逻辑性,并合理的融合书中的观点与个人的创见;使用怎样的行文风格,利于文章内容避免晦涩枯燥……思考到后期,我甚至有些焦虑,打出开头,删掉重来,反复不停。后来我意识到,这些心理反应与行为的来源,是自卑情绪。这二字涵盖在书题目中,是这本书的主题之一,也正是接下来我想作为切入点和大家谈的话题。
自卑与自信是一对孪生兄弟,在我们的普遍认知中,自信往往是备受推崇的,而对于自卑,人们唯恐避之不及。关于这一说法,作者阿德勒提出了否定观点,即自卑并非一种劣态,而是力量的源泉。引用书中的定义,“自卑是因为你的准备不足、无法应对,所以在问题面前坚信自己无法解决的症状”。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完美,故而不存在绝对的自信,每个人都必然有自己力不能及之处,在面对没有十足把握解决的问题时,自卑的心理通常会以怯弱、畏惧、焦虑等情绪展现,严重时会引发神经症、抑郁症和生理病变等疾病。
人人生而自卑。那么,为何人与人之间仍然存在如此巨大的才能差异呢?原因在于,每个人利用自卑心理的方式、方向与利用率不同。阿德勒在此提出关于有关自卑的“补偿性”观点:我们都向往优越,而自卑所引发的压力感将驱使我们向优越的方向产生“补偿性行为”。在这个岔路口,如果你选择不断挑战自我,尝试继续解决问题,那么你将会完成自我的超越;而若是被自卑情绪牵着鼻子走,任由它的摆弄,获得优越感的行为将会“奔向没有生命意义的侧面,真正的问题被无视和排除”。你将在无形中为自己设限,“退缩、停滞,一心避免失败,而不是争取成功”。
我们的灵魂深处有着永远无法被填满的不满足感。自卑正是来源于此,渗透了我们在成长和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阶段。任何心理问题,都不是简简单单的暗示与说教就可以解决的,个体之间差异的复杂性与生活的多元性,都令心结的打开格外艰难。
所有抛出问题,却不给予建设性方案的做法都是耍流氓。作为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针对“自卑”与“超越”,提出他的一套逻辑自洽的理论。这是一本大师之作,它并没有局限于问题,进行细碎的、庞杂的解答,而是从俯视问题的高度,解释了贯穿生命整体的价值观,自卑与超越的探讨作为暗线贯穿全书;我想,也只有从这样的角度来试图阐释方案,才能够实现一个人精神建设的完整性。人的思维系统如同一个巨大的机器,而对每一段个人经历的自我解读都是组成机器的一部分零件。这些零件彼此之间相互关联、制约和影响,想要令机器发挥出理想的功能,必须保证每一个零件都正常地工作。当你形成了健康的思维体系后,对于生命将能够做出更为科学的解读,有关自卑情绪的问题的处理便会容易一些,甚至不攻自破。这就是阿德勒为读者建立全方位的价值观的意义所在,也是这本书的普适性所在。
在阅读过程中中,你将会对卑微感与优越感产生全新的认识(第3章),了解到早期的记忆与梦是解开自卑根源的钥匙(第4、5章),并能够自发地回顾成长过程中的每个阶段、考量不同时期的自己、判断所受到的非良性的影响(第6、7、8章),加深无法处理对待自卑情绪带来的最坏情况下的恶果——犯罪的理解、并予以自身警示(第9章)。在阅读第1、2章有关哲学基础的探讨时,难免会感到枯燥乏味,但如果你抵抗住畏难情绪的攻击,继续阅读下去,会发现它作为开头篇目的绝妙之处:为后文起到的提纲挈领的重要性(第10、11、12章对其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探讨);并将感受到作者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博爱精神。我建议大家在完成全书的阅读后,重新返回1、2章细读,这将有助于你把握整本书的整体性脉络。
“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人类的心灵产生思想观念,支配着身体发展创造。心理学的普世价值,部分在于帮助我们对身体接收的印象产生积极地、有利于发展的观念。思想与行动一直是捆绑在一起的,想要抛开现实进行人格上的加强是绝对无法实现的。对此,阿德勒在其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上,提出了贯穿全书的行动方案——答案很简单,只有两个字,希望大家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寻找到它,理解、认同并践行它。
当然,我不能打包票说,读完这本书之后,你就会成为一个自信爆棚、智慧超群并且行动卓越的人。我们无法成为圣人,但是我们绝对有机会和能力向着日臻完美的方向不断改进。当下的人文环境,对于书中理想化的学说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我们的目标势必需要在一个难以逾越的框架下实现,但这并不意味着需要抛弃底线、消极对待。我想,正是因为能看到未来仍然有无限改造的可能性,人类才会在不断自我激励之下突破以往的局限,发挥出更加优秀的潜能来造福世界。正是因为难掩的脆弱,我们才得到了个人完善与丰富的机遇和动力。最后,祝愿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全新的、超越的自己。
Ps.推荐马晓佳的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