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完精力管理的前三个方面:身体、情感和思想能量后,我暂停了「精力管理」的主题分享。原因之一是我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更紧急的事情上,但更深层的原因则是我自己没能沉下心来体会到书中的内涵。
以往在我的观念里,「精力好」就是身体好、心情好,只要有充足的体力和积极向上的动力去工作、生活,就是做好了「精力管理」。所以,在分享思想能量时我就有些理解不透了,当时更无法理解精神能量和精力管理的关系,所以不想草草了事。
今天把《精力管理》这本书重新拿出来读,对照着自己的亲身经历,感觉可以分享了,希望能带给你启发。
01
如果要给你此刻的精力水平打个分,你会估值几分呢?
或许经过一天的高强度工作后,你现在的精力被消耗地相当厉害,感觉疲惫不堪。但,仔细体会一下,你只是身体疲倦?还是感觉辛苦工作没啥意思?或者觉得人生过得好没劲啊?
回答完自己这几个问题,你会区分出,自己究竟该补充哪方面的能量?身体的?情感的?思想的?还是精神的?
所谓的精神能量其实就是使命、愿景、人生的意义。
当我们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能够忍受各种境遇,哪怕是身陷囹圄,哪怕是处处不如意,哪怕是疾病连连,哪怕是被人误解、被人嘲笑,精神能量就像是一种神奇的力量,驱动我们在困境中继续前行。
相反,倘若没有了精神能量,我们也许四肢健全、精力旺盛,但却整天无所事事;或者忙忙碌碌,但内心却感受不到丝毫的快乐和幸福,只觉得人生没有意思。
说个真事儿。
小田同学曾经有一段时间就陷入这种焦虑中。他觉得工作很没有意思,不知道自己每天高强度干13+小时是为了什么?
我当时给他的建议是“找到你人生的志向”。
为什么?
因为我比他更早陷入这种困境,在自己的工作中找不到成就感、看不到希望,被困在原地迷茫和焦虑。
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做自我探索,看书、跟别人聊、不断去尝试又不断换方向。
慢慢的,我明白了自己的内心。
我建立了一张「目标跟踪矩阵」,将我的使命和愿景,以及为达到这个目的大致都需要做些什么一一写下来。
虽然至今我也还没能将其完善,分解到足够细,但每每感觉自己松懈的时候,我都会拿出这张纸看一看。
也许我未来想做的大事儿会改变,但我的初心不会变——要实现生命的价值,雁过留痕。
也就是这些精神能量,支撑着我坚持到现在,等来脱困的机会。
02
怎么管理精神能量?
《精力管理》这本书里关于「精神能量」的重点内容都在下面这张导图里,而我们要做的首要任务是找到自己内心「最坚定的价值观」和「超越自身利益的目的」,这是管理精神能量的基础。
这里举两个书中的例子,来看看精神能量对我们的重要作用。
案例一
证券交易公司坎托·菲茨杰拉德公司2/3以上的员工在911事件中去世了,但幸存下来的员工却成了一帮弟兄,每天工作12~16个小时,展现出了惊人的奉献精神。
为什么?因为坎托的董事长宣布,在接下来的5年里将把公司利润的25%送给遇难员工的家人。
就是这个「超越自身利益的目的」激励着幸存员工,让他们努力奋斗。
案例二
一个女高管屡屡戒烟失败,她意识到吸烟对她的身体健康和事业产生的危害,但吸烟带来的愉悦感控制着她。
可当她得知自己怀孕时立即决定戒烟,直到孩子出生的9个月里她都没再拿起一根烟。但她产后还没出院就又抽上了。有意思的是,一年后她再次怀孕,接下来的9个月里她再次停止吸烟。
为什么怀孕就能戒烟,不怀孕就如此困难?
因为她把吸烟的后果和一个更大的目的——她未出世的小孩的健康联系在了一起。正是这个目的激励她,摆脱烟瘾的控制。
而这,又是源于她内心坚定的价值观——家庭和对他人的关心。
03
精彩书摘
最后摘录书中精彩的部分与大家共享:
尼采的名言:“人唯有找到生存的理由,才能承受任何境遇。”
我们不要再问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而是要把自己想成是被生活提问的人——每天每时。
我们的回答不在于说什么想什么,而在于采取正确的行动和正确的引导。生活最终意味着,承担责任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以及完成它,不断为每个人安排的任务。
在纳粹集中营幸存下来后,写出经典之作《活出意义来》的维克多·弗兰克说“思想上的健康建立在某种程度的紧张的基础上。”
“一个人已经实现的和应该实现的之间的紧张,或者是一个人是什么样和应该怎么样之间的差距……人真正需要的不是一种没有压力的状态,而是为一个值得的目标、一个自由选择的任务而努力而奋斗。”
这句话简直太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