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017-06-21娜娜
2014年12月,我第一次到日本大阪旅行,特别喜欢心斋桥购物街一家有足足5层的休闲服饰品牌店‘GU’,买了十几件衣服,排队结账的时候还顺手扫了好几条项链。
2017年1月,公司奖励我们到大阪旅行,我特意找到那一家GU,但是结账时却怎么都找不到柜台了?!好容易找到一个工作人员,才知道结账全部换成了自动机器!把衣服连衣架丢进去,它不但自动收现金或刷卡,还会自动打包!以下是我在网上找的图:
我们对这种智能科技赞叹不已,但是也忍不住想:前年那一排柜台后面的收款员妹妹们,她们现在去哪里了呢?越来越多的商店都自动化了,她们的工作应该很难找吧?
2015年2月的一个下午,我们的银行公布了奖金数字。我们小团队对奖金非常不满,所以集体‘罢工’去IFC顶楼喝酒。同事发现旁边桌是另一家银行资源团队的一大帮同行,比我们人还齐,而且特别激动的互相拥抱和干杯,特别奇怪。我们是大白天在罢工,他们又不是今天发奖金!
我们一问才知道,他们是在互相告别呢。那一家银行全亚洲的资源行业团队,第二天将全部裁掉,彻底退出这个业务。这是悲壮的‘饯行酒’啊!全亚洲,那可是近百人啊!现在很多银行都在缩减资源团队,他们该去哪里呢?
我后来无数次想起他们拥抱告别、各奔前程的那一幕,也在想我自己的未来。如果你现在努力奋斗的职位赶不上市场的改变,被变动的行业淘汰或者被别人、甚至机器替代,那你的下一步,怎么办呢?当汽车替代马车,那些最好的马车夫,也将失去工作啊。
在过去的若干年里,我经常会关注趋势的变动,看着很多行业的岗位越来越少,很多人消失,但是同时也有新的行业涌现,新的机会前浪推后浪。毕业11年,转行第三次的我见到过很多一直立于不败之地的人,他们都有几个我观察到的共同点:
关注更大的世界
他们都绝不是低头耕自己一亩三分地,而是时刻关注本职工作以外、行业以外、甚至整个国家和世界都在发生什么,增强本职工作以外的多维竞争力和知识体系,保持开放、保持警醒。
Steve Jobs还提到过,他曾经学习过的艺术字对后来在Apple设计字体有很大的灵感和启发呢!越不相关的领域和知识,并联起来激发的火花越大。
保持开放选择职业的机会
Always keep your option open:李笑来老师说过,7年就是一辈子,每个7年都应该给自己新的开始。别说别人,我自己MBA的同学们,现在毕业6年基本全都换过工作了,而且很多都是跨行发展或者辞职创业,全部越做越好。
你想缩在那里两耳不闻窗外事,兢兢业业只求保住这份工作?可能明年你的公司都不在了!如果你认定‘只能做这行,别的都干不了’,以此为借口停止探索和学习,你被替代被淘汰是活!该!要知道5年、10年之后,别说公司,很可能好多职业都不存在了!
保持创造力、更贴近人性
就算机器可以替代大部分人的工作,它们也代替不了我们的创造力、感情感受和人际关系。
传统媒体衰落,很多人一蹶不振、苟延残喘,但是那些真正有才华、肯学习的作者,在自媒体多了无数倍的受众群前,获得的成就是指数级的增加啊!
如果你的工作是非常程序性和重复性高的,那请多分配一些时间,多多争取人际往来比较多、创造性更高的工作任务。
追随内心那团火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选择重于努力,他们都找到了内心最深处的那团火,去追随它做到最好。了解自己的强项,在工作中不断打磨和发挥,把自己打造成不怕跨界的稀缺资源,在‘赢者通吃’的市场下就可以获得绝对的资源集中和竞争优势。
无论时代怎样变革,成功和失败的机会都同样在那里等着你。抱怨生不逢时、运气不好的人,把你放到之前二三十年,也照样混不好。如果想在行业变迁中永远站在前列,就去打造自己的核心能力,站的更高、看得更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