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完了一节公开课,教研员给我评课,所谓的评课也就是二十四送灶王爷上天:好话多说,坏话少说,少不得听一些场面上的奉承话,结结实实的给表扬了一下。评课结束的时候,她由衷地说:“你们班的学生,训练有素啊,都是你平时训练的好。”
我汗颜。我的学生是比较听话的学生,在有很多老师听课的时候表现的尤为拘束,缺乏灵动性和想象力,不敢放开胆子去说。多局限在我给他们画的圈圈里头。所谓的训练有素,到底指什么呢?是训练学生听到一个常规指令就能完成一项任务,还是让学生养成了“规范”的说话方法?我想起一个专家说过的一个故事。
一个一年级的老师,上课的时候,指着黑板上的“云”让学生读。一个男孩起来读“云。”老师很生气,恶狠狠地对他说:“错了,你坐下!听听人家怎么读!”小男孩一头雾水。一个小女生读:“云,云,云彩的云。”老师脸上笑出了一朵花:“对呀,就是这么对的,老师不是说过吗,读词语的时候就要这么读,这样读才对!”
这个故事虽说有些言过其实,但事实上也说明了我们老师平时训练学生过程中的一些弊端。
记得网上有一篇写一年级课堂习惯养成教育的论文上说:要想让学生训练有素,上课之前,老师首先要将各个常规指令所包含的环节或步骤告诉孩子们,然后就要求孩子们在老师发出某个常规指令后,自觉主动地去完成这些步骤或环节。老师在课堂上发出常规指令之后,就要看学生是否按照这些步骤或环节完成了。如果没按照这些步骤或环节做,就要马上提醒或要求重复训练,一段时间过后,学生们的反应就变成程序化、自动化了。
我曾经在一个学校听课,很明显感觉到学生训练有素,老师上课指令一下,学生一个个生龙活虎,小组讨论的那叫一个热烈。小组交流时,需要交流感受,组员们发言积极,组长补充,整个一节师生互动生动有趣,热闹非凡。唯一让我感到有些别扭的就是,在每一个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都要说一句话:“我是xx中队的,我要给大家汇报的是……”“我是xxx,我们们组的想法是这样的……”
我想按照这样的训练方法,等再上课时,一个常规指令发出,学生们像一个个机械化的小木偶一样,立刻完成一项学习任务或一项展示任务。这就是我们想要的训练有素??我们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恐怕要在这样或那样的训练中消失殆尽了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训练有素就不能畅所欲言,我想让孩子们想说啥就说啥,那就不符合规范了!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