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讲,从玛格丽特。马勒的理论出发,在精神分析层面,来解释自我的形成原因。
自闭期(婴儿出生一个月)
这个时期婴儿刚与母体分离,虽然肉体已经出生,但是婴儿依然活在一个自闭之壳,对外界还没有表现出兴趣。
共生期(1-6个月)
这个时期的婴儿,他们处于全能自恋中,觉得自己是神,自己发出的任何需求都要得到及时满足。但是他们又是虚弱无比,所以需要和母亲共生在一起,才能实现自己的需求被满足。
这个阶段的婴儿,会觉得我就是妈妈,妈妈就是我,我和妈妈是一个共同体,身体和心理都是连在一起的,这被称为母婴共同体。
分离与个体化期
分离:指身体上的独立;个体化,指心理上的独立。
孩子的独立能力越来越强,基本能完成自己吃喝拉撒睡玩,同时与妈妈逐渐分离,直到母婴共同体瓦解。
婴儿不断向外探索,不断受挫,情绪越来越丰富,语言能力提高,母亲这个客体开始内化,养育良好的情况下,孩子会在心中“住下一个爱的人”。
这对孩子以后独立,竞争,强大提供了一个心灵基石。
这标志着孩子个体化自我的形成,意味着孩子有了一个“内在的我”,而心中住下一个爱的妈妈,意味着孩子有了“内在的你”。
心灵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将外在的事物不断内化的过程,当内化完成,就会对外在的事物没有那么执着了。
比如,没有将母亲内化的孩子,无论去做什么,都希望妈妈陪着,无法离开妈妈,对妈妈的需求非常执着。
个体化自我没有形成的孩子,对“我”对意志有一种偏执的坚持,不能容忍自己的意志被否定。
只有个体化自我形成,“心中住下一个爱的人”,孩子才能进入俄狄浦斯期,更好的进入三元的世界。
个体化自我的形成,是孩子能展开竞争的基础。在俄狄浦斯期,男孩与父亲竞争,女孩与母亲竞争,在这样的竞争基础上,孩子学会更有弹性的合作与竞争。
有了这个过程,一个孩子到社会上,才能更好的构建其他的竞争与合作,最终构建自己的生活。
综上所述,自我的形成,先是从自恋之壳,进入到母爱怀抱,再从母爱怀抱,进入到父母构建的家庭港湾,再从家庭港湾,进入到社会熔炉,最终突破熔炉,进入到无限世界。
如此对比分析,我的自我停留在了哪个阶段呢?刚才有个概念,深深触痛了我,那就是“分离与个体化”。
分离:指身体上的独立,这一点我很强大,从小就特别独立,自理能力远超同龄人。
个体化:指心理上的独立,这一点,我猛然发现,自己的心理年龄可能还不如一个三岁孩子。
我想,我出生的时候,应该不是被“生”下来的,可能是被“摔”下来的,我的壳一直都是支离破碎的。
从小被留守的经历,让我的心中也始终没有住着任何一个“爱的人”,我抱着一堆破碎的壳赶路,寻觅,寻找一个栖息之地。可是身后万家灯火,没有我的归宿,还终日惶恐,生怕再来什么力量,把我这残存的壳摔个稀烂,所以我缺乏安全感,很难放开自己彻底信任任何一个人。
所以,要找回自我,先让自己的自恋回归,相信自己是好的,是值得的。然后心中“住下一个爱的人”,无论“这个人”是自己,或者是孩子,宠物,恋人等都可以,努力走出去,去链接更多更丰富的关系。
抱抱自己,希望自己将自己能够重新孵化。
孵化的过程中,先尝试着尽量满足自己的需求,建立自己的边界,我是好的,是值得被爱的,是配得上的。
只有我们看见了自己,才能看见别人,懂得了如何爱自己,才知道如何爱别人。一切的出发都是为了回归,而找到自我就是旅行的终点。
现在的自己,已经下落不明,不过请你不要放弃,你已经走在爱自己的路上,愿你最终找到你自己,最终和这个世界亲密有间,疏而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