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宏涛
一,一则让人心疼的工作狂的日记
我嘴上喊着减肥,但是我每天都没有给减肥留时间和精力。我从早晨5点起床到晚上11点睡觉,都在不停地忙碌中。
我每天都是急匆匆的骑着电动车往前赶,争分夺秒,常常连闯红灯……
到单位就开始忙工作,一抬头,发现已经12点多,才惊觉自己没喝过一口水,没上过一次厕所……
我的工作是大锅饭,工资低,我这么玩命工作没有什么意义,但是一进入工作状态,我就什么都忘了,不由自主就去承担,去负责,去处理数不完的事。太难受了……我每天都被工作牵着走,被事情玩得团团转……我的心脏最近总是早晚跳得异常得快,我却任由它跳,没时间去医院……我好累。
以上是我心灵绽放减肥群一个群友的一则日记。这篇日记,我看得很心疼,也不由得想到了我自己以前的类似经历。
我曾经也有很长的时间是这个状态,比如我高中头三年(第四年复读时状态不同了),比如我跑业务的头三年(第四年开始状态变化了),比如我刚开始专职写作的时候……
我陷入这种状态的时候,也是以吃苦为荣,以做工作狂(学习狂)为荣,我放弃一切娱乐爱好,放弃一切休闲活动,哪怕出去散步、散心,我都不舍得,觉得是浪费时间。我把自己拘禁起来,好像只有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写作,才配活着!如果不这么拼命虐待自己,不这么拼命扑在学习或工作上,不把自己折腾得很苦逼,我就会被内疚感和羞愧感给折磨死。而我是宁愿死,也要死在学习或工作上。
二,我曾经的可悲的自虐生涯
我以前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只知道学习时,放弃了很多,比如有个才貌双全的美女和我是同桌,很希望和我交流,但是我都不愿和她交流,反而嫌她耽误我学习,没给过她好脸色(但实际上她是团支书,学习成绩是顶尖的,我是后十名),除了吃饭睡觉,基本上都呆在教室,可是学习效率真的很差,脑袋像木的,背半小时单词;却往往一个也记不住;一道数学题,二十分钟还看得一头雾水。
高中三年,我是在地狱里炼狱,所以高考落榜后,我宁愿在家种地或外出打工也不愿去复读。亲戚们各种劝,我都不为所动。
大学毕业跑业务的时候,我非常赶时间,常常一天去两三个县城,每天真是忙得要死,而且每次都是吃的最便宜的面,住的是最便宜的旅店(在一般的市县住的大多都是五块钱一天的小旅馆,还住过很多次3块钱一天的旅馆,住的最便宜的是2.5元一天的旅店,最贵的是省会城市的10块钱一天。当时是2003-2004年)。
我常常扛着很多东西,步行十几里,就为了省一块钱的公交费。我每天我带着很多行李,乘坐客车时,还会一本正经地和司机搞价,付的车票钱,常比空手的乘客还低(后来规范了,就不搞价了,以前不太规范,在站外坐便宜)。
记得有次在一个小旅店,有位小姐诱惑我,问我是否要潇洒一把。我拒绝。她说:“很便宜的……”我说:“一块钱的公交钱我都不舍得花……”她无语地离开了。
还有一次我带着很大一纸箱货要通过货运部发回郑州,但是那个货运部要五块钱。搞价不成,我搬着就走。走了五里地换另一家货运部,三块钱发走了。其实不论是五块,还是三块,都是公司付钱,还是到付,省下的钱,也不是我的,公司也不在乎这几块钱。
再后来弃商从文,开始专职写作的时候,我哪里都不想去,觉得出去就是浪费时间。每天我像木头桩子(老婆的评价)似的,呆在电脑前,除了手指头在动外,全身都是一动不动的。当时是在周口,离老子故里和伏羲故都非常近,我在那里两年,却都没去过,甚至附近还有大学同学,我都没去拜访过。好像不是在电脑前写作,就是在浪费时间一样,就连吃饭,我都吃得匆匆忙忙的……
我陷入这种学习状态的时候,学习效率非常差;陷入这种工作状态时,也处处不顺;陷入这种写作状态时,写出来的文章也变得僵化了(当然并不是所有时候都处在这种状态,只是这种状态比较多,特别是陷入这种学习状态时间最长,三年!)。最重要的是,陷入这种状态时,身心是僵硬的,内心是灰暗的,精神是苦闷的,并不是那种酣畅淋漓地工作,沉浸在学习中的那种痛快,反而是精神有些麻木,自己有些身不由己地被控制的感觉。
三,苦逼自己,是为了让谁满意呢?
今天看到开头这篇日记,我突然想到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会这样自虐和自我囚禁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我想大家应该和我一样,我们这么努力,其实都是为了给父母看的。虽然父母根本看不到。但是我们脑海里的“内在父母”在监视着我们,我们也希望父母看到我们,认可我们。
爸爸妈妈,你们快来看啊!看我多能吃苦,看我多努力!我没给你们丢人,我没有偷懒……
我们的内心就是在这样呐喊,我们这样自虐,都只是为了让父母看见!
小时候得到的爱越少,越少被父母“看见”和肯定,长大后,就越容易自虐,越容易自我囚禁,成为工作的奴隶,过着苦逼的生活,离幸福越来越远。
我们越为了向父母证明自己,为了让父母看见和认可时,我们就越容易自虐,容易视野变得狭窄,目光变得短浅,只盯着工作(学习),而放弃其他生命中更重要的东西,比如爱情、友情,比如身心健康,比如兴趣爱好,比如良知和法律……很多走上传销道路的女性都是在重男轻女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渴望得到父母的爱和肯定,渴望为父母争光的可怜人。
我们应该大哭一场,然后放下这个期待,接纳我们有这样一个怎么努力,都看不到我们的父母的现实。
从此以后,我们做事,是因为我们自己想做,是为了自己做;而不是为了让父母看见和认可,不是为了得到父母的夸奖,不是为了得到父母的爱。
不能被父母看见,又不能接受这个难以接受的现实,我们就会变得对自己特别苛刻,比如十个人里有九个人赞扬我们,一个人批评我们,我们就会崩溃,就会陷入自我怀疑,就会很痛苦。为什么我们对那个批评否定我们的人的意见那么在意,而不是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对自己更接纳和满意一点呢?
根本原因是,我们自己内心本身就不接纳自己,不认可自己。所以会忽略那些肯定我们的人,而特别在意否定我们的人。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我们的自信是建立在父母认可的基础上的。父母不认可我们,哪怕全世界都认可我们,我们也还是会缺乏底气,还是不自信。所以,我们表面上是在意否定我们的意见,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无法接受父母不认可我们的现实。
假设父母认可、肯定我们,那即便全世界都否定我们,我们也会坚信自己有价值。
四,我三次入坑出坑的经历
1,高中阶段的炼狱和解脱
我之所以会在高中时陷入那种自虐的状态,是因为初中时,每次考试我都是全班前几名,但到了重点高中,我每次考试成绩都很差,我潜意识应该是很惶恐的,所以通过自我囚禁的方式想向父母表明:我没有偷懒,我在努力,你们不要怪我……以此来抵挡恐惧感和愧疚感(小学时考第二名都会被父母批评,考第三就会被训斥,罚不许吃饭……)。
后来复读那大半年(我去复读的时候,已经开学快半年了,难得到那时候,我父母还没死心),我才解脱出来。
当时,我爸说:你再去复读一次吧,不论行不行,至少再试一次,不用那么努力,就差不多就行了,总之不想让你上了那么多年学,最后对学习这么厌倦和憎恨。我不求你能考上大学,只要你去复读一年就行,不论考上考不上,我以后都不管你了。你想做什么做什么。
没有了期望和要求,我顿时松了一口气,心想:那好,那我就当去散心了。不过,我不要再回重点高中了。于是,去了最普通的高中,在农村,附近有条河。每天下午放学,我都会跑到河边看落日。就这样,我每天都在那里修养身心。
每天早上别人背英语单词,我则是在读鲁迅、尼采等文章。我没有再为父母努力,而是为我自己生活。我想,半年后,我就要永远离开校园了,以后没有时间读书了,就现在读吧……我的心态很放松,没有再自虐,没有再把自己钉在课桌前,还和几个同桌深入交流了不少人生问题,我只是上课时专心听讲,完成作业,但不再像过去那样把自己钉在书桌前,我常常出去散步,或在教室看闲书。没想到,这样一来,我的学习效率反而非常高,第二次高考成绩相对第一次,好了一大截。
2,以吃苦为能,以省钱为荣的工作经历
我做业务的时候,为什么非得那么赶时间,非得那么省吃俭用?非得那么辛苦?我原本可以像其他同事那样,节奏慢一点,不那么俭省,我可以吃得更好,住得更好,省时省力。为什么要自虐?
因为我父亲从小就给我灌输了很多“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之类的格言。从小在以“吃苦为能,以省钱为荣”的父亲的反复洗脑下,我觉得能吃苦是一个人最大的本事,能省钱是一个人最高的品德。所以,我做事就不知不觉地在主动追求吃苦,想尽办法省钱。
比如我上大学时,也是刻意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并且以此自傲。
我不仅把自己折腾得很累,生活也很苦逼,常常一天忙得只吃一两顿饭,也是潜意识想向父亲证明:我也能吃苦耐劳,我也很能干,我也很俭省,没有什么苦我不能吃。你该肯定我了吧?
后来,即便我替家里还完了外债,并且很早就已经垄断公司业绩第一的宝座了,但是我依然保持着苦逼的工作作风。直到过了好几年,我已经成家两年后,父母早已不再干涉我了,我才在最后一次做业务时,不再主动追求苦逼的生活,因为是最后一次,打算以后洗手不干,弃商从文,我才以旅游的心态去一边玩,一边收账。去了几个以前经常路过却从没进去过的一些景区。
现在想来我还有很多遗憾,当时我应该玩得更久一点,每个县城应该花两天时间,在每个县城都应该住更好一点的旅店。这样就不用在此后的十年里,常常做在破旧肮脏的旅店住宿的噩梦了。
3,枯坐与逛街后的文风区别
写作最开始那样自我囚禁,终日枯坐,也是因为父亲不认可这条路,他觉得写作岂是一般人可以做的?
我只好不顾一切,一心写作,连老婆都懒得陪。当然,这一切都是潜意识的支配下进行的。意识上,我很自信,不在乎父母的看法,相信自己的才华(毕竟初中开始,所有语文老师都夸奖过我的作文;高中总成绩那么差的时候,语文成绩,依然一枝独秀,特别是作文,老师会在几个班朗诵我的作文)……
这样的生活,我不觉得沉闷,老婆却觉得沉闷,受不了,她常强行拉我出去逛街。后来我发现,每次出去,我都会多很多灵感,能写很多更精彩的文章。即使原来在家写了一半的文章,出去一趟,回来再写就能写得更灵动精彩。
我这才放弃了苦行僧的生活。
五,如何获得自信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父母不认可我们,那我们怎样才能接纳自己,怎样才能认可自己,怎样才能不再自虐,不再把自己折腾的这么苦逼,不再试图让父母看见和认可呢?我们怎样才能自信起来?
一方面,是告诉自己,我们的价值是不取决于父母是否认可的。因为时代变化这么快,我们所接触的知识深度和广度早就超越父母了,父母陈旧落后的观念是无法改变的,他们也没有能力准确地评判我们。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比父母更靠谱。
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能让我们得救的,就是我们得有一个真正热爱的事业。在做这样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充满热枕,我们是为自己的兴趣爱好,乃至人生使命而奋斗。我们会废寝忘食,会真正全身心投入进去,达到忘我境界,达到马斯洛说的那种大喜悦和满足的高峰体验。
这里的忘我的境界,和最开头那则日记里提到的焦虑的工作狂状态有什么区别呢?
马斯洛这样阐述高峰体验(节选):
处于高峰体验中的人行动轻松自如。往日刻不容缓、疲于奔命的苦差重负,现在做起来不再有老牛破车、苦苦挣扎之感,而是轻车熟路、势如破竹。优美的感情和优雅的风度现在浑然一体,伴随着充分发挥功能的得心应手,此时事事如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处于高峰体验中的人比其他任何时候更富有责任心、更富有主动精神和创造力,更加感到自身就是自己行动和感知的中心。他更加真切地感到自己就是第一推动者,自己决定着自己的一切,而不再是被引动的、被决定的、被支配的、无能为力的、暮气沉沉的、只能够守株待兔的弱者。他感到自己就是自身的主宰,自己就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他充分体会到自己的“自由意志”,他既感到重任在肩、责无旁贷,又感到信心百倍、无坚不摧……
他在行动上更具有自发性、表达性、纯真性,即正直、天真、诚实公正、坦率、童真、无防备、无防御。他在行动时更加自然、放松、简单、诚恳、不踌躇、不做作、直截了当,有一种特殊的淳朴。他更加不受控制、自由地奔涌出生命力……
当你有了为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奋斗的经验的时候,当你能够达到真正的忘我境界时,当你体验到这种高峰体验时,你就能建立更确定的自信。
如果你曾经像我一样,把自己折腾得那么苦逼;或者像开头日记的作者,忙得顾不上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都会忽略掉(每天匆忙闯红灯),用最苦最累的方式去为工作卖命,请停下来想一想:你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是真的以“忘我”的状态在工作中达到了高峰体验;还是为了向父母证明自己,希望父母看见和认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