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本来并不喜欢看所谓的台湾偶像剧,觉得主角矫情、演技浮夸、剧情老套不现实。然而在2012年偶然看到的《我可能不会爱你》,却让我几度重温。
故事的主角是一对从高中起就同班的欢喜冤家——李大仁和程又青,前者以“拥有便是失去的开始”为理由,多年来怯懦地不敢向程又青表明心意;而程又青也坚持用“永远的好朋友”有意无意地掩饰对对方的情感。在经历一系列波折之后,两人终于还是由朋友变成了恋人。
不像以往多部台湾偶像剧那般,这部剧没有傻白甜女主,没有霸道总裁,没有大集团间的尔虞我诈。有的都是相当接地气的剧情和生活细节,如大龄女青年被催婚,朋克小女生和妈妈的冲突,老夫老妻间的拌嘴吵闹等。
作为一部清新的纯爱电视剧,它也不失生活内涵及爱情哲理。除了程又青“初老症状”的金句百出外,剧中还通过几段恋情告诉我们,怎么样的爱才叫对的爱?
对的爱是不将就,不是恰好符合条件。
剧中,年轻貌美的Maggie 主动追求李大仁,仅仅因为李大仁符合她对未来老公设定的条件:要好看,但不要太帅;要脾气好,像一个大哥哥;要在同一个办公室等等。于是,在并不了解李大仁的情况下,刚入职的她便粘上了这位理想型男友。
看似严格的筛选条件背后,并不是表面上的“对爱情的不将就”,而是傻乎乎地在遇见真爱的路上走错了方向。
现实中,有许多情侣、夫妻,他们的对象往往并不是自己曾经所谓的理想型男/女友。不管是男生眼中的“肤白貌美、清纯文艺”,还是女生眼中的“有宽厚臂膀、热爱运动、细心幽默”,最后的枕边人,可能都是外人眼里平平无奇的一个。
因为当人们真正做选择时,早已把当初罗列的条件置于脑后了。因为他们都看到了对方身上其他的闪光点,而这些闪光点,也组成了爱情里必不可少的元素——“合适”。后来的我们也慢慢意识到,不是没有人可以通过那番筛选,而是经过筛选的那个人,相处过后会变成自己眼里的平平无奇。
大仁哥180的身高,如果没能为你分担肩上的压力,那有何用?他是好脾气,但对其他谄媚的女生同样怜香惜玉,那有何用?他和你一样爱打游戏,却不肯带你开黑,怕在兄弟面前丢人,那有何用?他有房有车,就是没有一颗爱你的心,那有何用?
爱情里所说的“不将就”,不是一开始就在心里进行“身高”“职业”“喜好”等多维度打分,而是要用“两人合不合适”“两人之间有没有爱”来衡量。正如李大仁对痛哭流涕、不想放手的Maggie说:“你真的爱我吗?还是只是我刚好符合你对婚姻的条件?”
选择与你在一起,只能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因为我爱你。而对的爱,则是了解后的包容,是能不加掩饰地大胆做自己。
李大仁知道程又青不爱吃山药细面,便自顾自地拿过来吃;程又青知道李大仁不爱吃葱,便习惯性地为他把饭菜里的葱挑出来;李大仁知道程又青天生习惯“当主角”,争吵过后,依旧心甘情愿当她的生活里的配角。这是了解之后的体贴与包容,也是李大仁和程又青两个局中人难以察觉的,对对方的爱。
爱情也许始于那天他的白衬衫和好看的笑脸,发酵于热恋时两人的拥抱与甜言蜜语,但少有人可以在相互了解后,和平接受两人相处时的各种龃龉。而真正能走到最后的,是那些可以接纳对方不完美的恋人。他们各自舒舒服服地做自己,即使偶尔互相嫌弃,之后也依旧不离不弃。
当你用脏话吐槽电视剧时,他不会嫌弃你毫无淑女形象,而是笑笑后和你一起开骂;当知道你丢三落四忘东忘西时,他虽然也会斥责你,但依能及时救急,在包里为你备多一把伞;即使她与你争吵后夺门而出,回来时也不忘把今晚的饭菜买回来,还买了你最喜欢的牛腩。
剧中有这么一段对白:
程又青:“怎么样的爱才叫对的爱呢?”
李大仁:“找一个对的人,好好爱。”
程又青:“对的人是怎样的人呢?”
李大仁:“你和他在一起可以舒舒服服做自己的人。”
是啊,找到一个能彼此做最真实自己的人,找到一个能够包容自己的小毛病、甚至把小毛病看作可爱一面的人不容易。若找到了,这些磕磕绊绊中的小确幸,也会成为支撑、伴随两个人走下去的背景音乐。
就如程又青的爸爸妈妈,一对吵了半辈子的老夫老妻,可爱的老头老太太。老头对老太太一口一个“庸妇”,老太太也嫌弃老头好吃懒做。可就在老太太摔断了腿时,最失落最着急的人,还是老头。他开始笨拙地为对方煮鱼汤、提着垃圾追着垃圾车跑、陪她在病床上打麻将。而老太太呢?也一如既往地数落他:鱼汤干嘛放那么多姜吧?打牌能不能快点?
爱对了人,幸福便在这些不易察觉的细节中悄悄渗透。
老头在剧中的一段台词也发人深省:“人啊,总以为那些让你神魂颠倒的才是爱,可你妈比神魂颠倒更厉害。她先是把日子弄得叽叽喳喳,让你害怕安静,接着成天晃来晃去,让你的视线里永远有个大背景。然后,用食物把你的嘴巴变刁,再慢慢让你行为失能,最后你突然发现,你再也离不开她了,所以只好死心塌地了。”
后来我才明白:神魂颠倒的不是爱,生活中踏踏实实的陪伴与互相宽容才是爱;怦然心动的不是爱,看腻了那副皮囊、熟悉了他的拥抱亲吻、摸清了脾性后,就像只面对剩下糖水的可乐,那时的爱才是爱;小心翼翼的不是爱,放下所有掩饰、丢弃所有心理包袱,能够痛痛快快地在对方面前做自己,才是爱。
所以,愿未来与你同行的那位,不是在你一番筛选后剩下的那个人,而是你真正欣赏、心爱的那个人;愿你爱的他,也是一个真正了解并包容你的人,一个能在他面前做自己的人,一个偶尔吐槽你但依旧陪伴左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