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清明:寄哀思 不忘本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渐至,每到此时此刻,诸多中国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会奔赴故乡,去亲人的坟墓前通过传统的方式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想念之情。无法归家的人,只有在夜晚时分,在城市的十字路口来寄托哀思。
这种做法,只有中国人才能够感同身受。甭管您的社会角色是什么,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传统是无法磨灭的。
在网上看到一个照片,一个人躺在坟头上,配上的文案是:所有人都害怕的,远离的,原来是他最亲的人啊!说实在的,看到这些东西,我就很感性,这个人躺在坟头上,这里面躺着的一定是他最最亲近的人吧。而他彼时那刻躺在那里,就是想躺在亲人的身上一样的道理,最起码那一刻,我想他一定是非常的满足的。中国人的情感,就是这样的细腻和感动。
中国人通常讲究【事走(走,与生的反义词一样)如生】,我特别不喜欢提及此字,所以通常在谈论之时,用走字替代。【事走如生】讲的是,即便人走了,也还要像“故人”存活的时候一样对待。所以,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发展下,其实人走后的事要比一切都大。所以,流传了一系列相应的规矩和礼教。
比如古代的皇帝,都会立宗庙,将自己的祖宗十八辈都供奉起来,初一十五都会去朝见祭祀,奉养供品。其实也是准备一些好吃好喝的物品,让祖宗“享用”。老百姓当然没有条件建立自己家族的宗庙了,所以,只能去坟头前进行怀念之举。古代封建王朝从皇帝到平民老百姓,都是如此,所以也就有了清明节的传承。
而在清明节缅怀的时候,一般只有至亲的三代,因为再往上倒腾,就太久远了。我们家乡过年的时候,“请到”家里的“老祖宗”也是写的“供奉三代宗亲”之类的。三代宗亲一般是指上三代,分别是父亲、爷爷、太爷爷。“宗”应该是祖宗之意,“亲”当是父母双亲,所以由自己作为中心,不论往上还是往下,都迎合了“宗亲”之意。但须注意这个还是有一定的语言环境的,平日所谓的“三代宗亲”一般用于供奉先祖牌位的书写,所以这个多指上三代(包括自己在内)。宗亲指以姓氏为区分的同宗亲属,语出《吕氏春秋·大乐》。
还有常说的“断了香火”,判断这家人有没有断,就看其家族的坟地。一个人如果没有结婚,没有子嗣,那么清明时节其家族坟墓前没有子孙来烧纸祭奠,这就是这个家族彻底的绝户了,也就没有香火了。在清明时节,在野外地里,碰到的坟头前有人打理和烧纸的痕迹,就说明这家人的香火没有断,是存续状态。
而清明节除了寄托哀思之外,还有是后代之间的团聚和走动。我记得小时候,外村的小姑和小叔来我们村里,去爷爷奶奶的坟地烧完纸,就会来大爷家,和我们家吃饭,我们家里也会准备好饭菜。我想,这肯定也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规矩。祭奠完亲人,让活着的子孙聚聚,维系一下日渐生疏的亲情。一年到头,能够欢聚的时候不多,清明节算是一个契机,我不知道其他人的感受,我本人是非常的感动的。
而在另外一方面,在千百年来,老祖宗也总结出了亲人之间的关系,一针见血。如下:
亲姑妈假舅妈,半真半假是姨妈,一代亲二代表,三代一过就拉倒。姑走了舅埋了,剩下老表不来了,堂亲千年有人记,表亲百年无人提。外甥有钱不识舅,侄子再穷也祭叔。
甭管如何吧,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中国人的情感-很不错。
森林2022年4月3日星期日 傍晚6:02 于北京市大兴区高米店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