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风月里,秦淮河畔的如花美眷总是让人津津乐道:国色天香的陈圆圆;娇若桃花的李香君;惠雅如兰的马湘兰……这些花样美好的女子,每一个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天我要说起的这位,也许不如以上名字那样耳熟能详,但只需提起她“拼死救衡王”这一句,就足以让后人动容,她就是被人们称为“姽婳将军”的秦淮歌妓——林四娘。
林四娘本出身于武官世家,父亲林枢是江宁府的府官,武艺精湛。四娘自幼随父习武,年少时就已身手不凡。怎奈天有不测风云,不久她父亲失职入狱,家人耗尽家资,亦求救无门。后来母亲也抑郁而终,无依无靠的林四娘,最终沦落青楼。
四娘置身于以声色侍人的秦淮河畔,却坚持卖艺不卖身,她另有吸引客人的绝技:待餐后兴酣之际.乐声响起,她和曲起武,时而如弱柳扶风,轻盈舒缓;时而如急风骤雨,气吞山河。一曲剑舞如行云流水般畅快,让寻花问柳的客人大开眼界。
就这样,四娘凭着精妙的武艺和飒爽的英姿,在秦淮河畔独树一帜,很快成了那儿炙手可热的红人。
不久,她遇上了命定的那个人。衡王朱常庶游幸金陵,好色的他来到秦淮河畔寻花问柳。他听说歌妓林四娘武艺超群,喜爱舞刀弄枪的他顿生雅兴,召来四娘侍宴助乐。林四娘着一身青衣来到衡王席前,衡王见她生的俏丽可人,身姿优美,暗自称赞。
四娘请过安后起身表演。她轻点足尖跃上舞台,伴随着铮铮琴声,抽出佩剑,玉腕旋转,剑光如灵蛇吐信,身随剑舞,翩若惊鸿、宛若游龙,一曲舞罢,轻盈回转,只见她衣袂翩翩,宛若月宫素女。衡王在席间看的如痴如醉,连声叫好。
随后四娘来到衡王身边侍酒,她莺声燕语,谈吐得宜,娴静如处子,与舞剑时的动如脱兔,宛若两人。只此一面,衡王便对林四娘一见倾心,当即为四娘赎了身。待他离开金陵时,携四娘同归青州王府,四娘摇身一变成了娴静优雅的衡王妃。
衡王府中美人如云,但自从带回了林四娘。衡王便专宠她一人,日夜与她形影不离,一同饮酒论诗、习剑练武,好不惬意。
偏爱武装衡王,爱惜四娘的才能,便将王府中的女眷组织起,交由四娘教习她们枪剑之术,俨然成了一支神采飞扬的娘子军,他风雅地唤她为“姽婳将军”,姽婳便是娴雅美好的意思,足见衡王对四娘的欣赏。
林四娘也颇有女将军风范,对这项职务尤为用心,她时常身着戎装,悉心教导众人。府中女眷受其感染,渐渐也对武艺兵术产生了兴趣,一改昔日弱不禁风的样子,愈发灵动起来,她们勤加练习,日益精进。
回想来青州岁月当是四娘此生最惬意的时光,与志趣相投的姐妹们练习武艺;和对她青睐有加的衡王情意绵长。
时光飞逝,转眼三年过去了,那时天灾人祸,民不聊生,变乱四起。流贼不断壮大,一路举兵直逼青州。
养尊处优的衡王一向自视甚高,认为自己兵法战略无人能敌,所以当流寇围困青州城之时,他亲率领守军出击,以图早日剿灭这群乌合之众。但几番较量下,衡王意识到自己过分轻敌了。对方人多势众且身经百战,对阵之下,守军节节败退,最后被困在一个小山岗上,进退不得,形势万分危急。
城中文武官吏见王爷出师不利,而敌军的声势浩大,惊恐之下信心殆尽,竟准备开城降敌。林四娘闻讯后,大义凛然地斥责官吏们,然后召集府中女眷,号令道:“你我皆蒙王爷夙恩,而今衡王身陷危难,我决意拼死救主。愿意追随的,即刻同我前往;不愿意的,便各自散去吧。”众女眷虽然心底惧怕,但依然决意同仇敌忾,四娘紧急编排,带领娘子军连夜出城了。
夜冷霜寒之际,城门缓缓开启,四娘带领编整有序的队伍冲了出来,两军兵刃相接,敌军发现面前的士卒竟全是女子,不由大笑,放松了警惕。趁此机会,林四娘指挥若定,刀枪齐下,痛杀贼军。
对方吃了亏,方谨慎起来,调兵布阵向娘子军压过来。娘子军毕竟势单力薄,对方又久经沙场,一阵猛烈冲杀之后,娘子军越战越少,最后只剩下个林四娘一人。身陷重围的四娘,视死如归,奋力抵抗,以一己之力击杀十几个贼兵。
敌军将领见她如此凛然无畏,不由生出几分敬意,大声劝降她不必拼命,愿放其一条生路。而他又岂会知晓,四娘此时唯一的信念,不过是拼尽全力拖住敌军,以求为衡王博得一线生机。因此她不顾喊话,继续拼死冲杀,直至战尽最后一丝气力,气竭而亡。
不久后,大批援军赶到,解救了被围困的衡王,平定战乱后,衡王听说了林四娘及众女眷的壮烈之举,热泪盈眶。他在城外找到了林四娘的尸体,抚尸恸哭不已,良久,衡王带心爱的四娘回家,让她长眠于王府后花园中(其他女眷也得到了厚葬)。
天子惊慌恨失守,此时文武皆垂首。
何事文武立朝纲,不及闺中林四娘?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贾宝玉有感于四娘义举,写下这掷地有声的诗句,想来若前朝官员泉下有知,也当汗颜。
世人常说美人如花,那林四娘便是花中的剑客,风流隽逸,忠义慷慨。她平生只参加过一次战争,但这一战的艰难程度,即便是七尺男儿见了也要胆战心惊。青春貌美的姽婳将军,以死报答了衡王的知遇之恩,在世间留下了这段不朽的碧血丹心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