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今身处碎片化的时代,我也几乎是断断续续看完了《场景革命》这本书,从用户体验地图的角度来描述一下感受:看之前,觉得应该会很有收获;看时,感觉全书虽然目录清晰但是到了内容层面则结构不清晰,加之作者用了自己的场景理论来解释其他内容(有些地方比较强行解释)所以会比较困惑;看完之后,没有想象中的醍醐灌顶,不过还算有所收获。
一、简单理解场景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这句话本身很好理解,重点解释了产品与场景之间的匹配关系,产品的本质就是场景的解决方案(此处场景指用户场景,即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情况下遇到什么问题,出于什么样的动机想做什么),无法产品没有匹配好场景,即会产生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的效果。
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
看似很非主流的一句话,这其中烟是产品,寂寞是场景体验,作为一款烟,我们有时候要更多思考的是如何通过我们的烟去塑造一种寂寞场景的体验,对应烟来说可以说是附能,但归结到底层还是塑造场景的思维。
个人认为只要理解上面两句话足矣,书中其实还列举了一些内容,比如:“场景是最真实的以人为中心的体验细节”,“场景是一种连接方式”,“场景是价值交换方式和新生活方式的表现形态”和“场景是价值交换方式和新生活方式的表现形态”等,这些内容反倒不重要,只是作者对于常见事物的非人话解释。
二、场景的核心要素
从这里开始,下文谈到的场景更多是从产品角度来看的。
1.体验
我们必须思考通过产品为用户建立的新场景下的体验,基于用户动线构建用户体验地图,注意体验的细节,在细节中发现改进点和发力点。之前看过《应需而变》,强调的是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场景是用户触及的渠道,在《场景革命》这本书中则从另外一个角度表明了体验是场景的核心。
2、链接
当我们以链接的思维去看待自己的产品时,能拔高我们的视角和格局,帮助确立产品迭代方向,比如把我们塑造的场景看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链接、看做一种亚文化载体链接亚文化,或者看为链接用户和服务,这时就有助于我们去进行全渠道(全使用场景)的管理,形成系统的认知。为什么是核心要素呢?因为场景之中必有链接,至少是用户和服务的链接。
3.数据
数据的意义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提高场景与用户的匹配度,达到千人千面的效果,比如推荐算法,第二点是确保在多使用场景之下,用户体验的一致,就是用户账号体系。
在《场景革命》中,场景的核心要素其实还列了另外一点:社群,我觉得这是构建场景中的思维而非场景的核心要素。社群也是一种思维,它基于用户塑造了某种亚文化,让用户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蕴含更大的能量。
三、构建场景的四即方法论
以下四点从场景的构建、用户的获取以及推广讲述
1.产品即场景
产品就是一套场景解决方案,解决方案的核心是场景的体验,用户不断增长涌现的新需求带来新场景,意味着场景的解决方案也需要不断地被刷新。
2.分享即获取
通过分享来获取用户,需要考虑分享的成本和如何借助用户分享来溢价,比如提升信用背书,基于此构建的是新的渠道模式,它通过人的连接、分享和传播,构建了可分发的渠道
3.跨界即连接
连接产生新事物,带来新场景和新体验。从渠道和自身资源考虑,每个品牌都可以成为互为链接的渠道,爆米花在电影院卖得最好,两种的跨界链接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影体验,则爆米花溢价。
4.流行即流量
可读《引爆点》的流行三法则
四、应用
1.通过高频场景获取用户
2.通过低频次场景获取高毛利
3.通过重度场景形成产业链
重度场景:使用人多,每天都可能接触,俨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场景
4.通过轻度场景形成先到者先得的壁垒
轻度场景:生活中某些特定的场景,由于稀缺,选择更少,可作为切入点。
五、总结
场景革命这本书涉及到的内容范围很多,不止包括产品构建方面的内容,所以在具体内容方面笔墨确实很少,理论的提出不够体系化,不过作为抛砖引玉作用则还是ok的,个人收获主要加强了在设计产品时对具体场景的设想,还有对场景背后用户连接的重视,场景应用方面也挺有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