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霍雨佳老师继续分享家庭教育指导策略的话题。
今天是正向教育的实战演练部分。
关于倾听,我们会倾听吗?我们进行的第一个练习是四人小组的活动。每个成员在小组中讲述自己的一个困难经历。可以是已经过去了的,也可以是目前存在的。其它成员不打断,不询问,不建议。只是倾听和理解对方的感受。对方讲述结束后可以反馈。
结束后的集体分享,听到了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收获,不同的感触。我虽然没有发言,但我接纳他们的感受,同时,我也有我独特的感受。在我的小组中,当我陈述了自己目前的两难处境,我右边的一位皮肤白皙,牙齿黝黑的方格衫学员说,我的问题根本不是问题。坐我对面的红衣服女孩也响应,并给我介绍方格衫学员,说她老厉害了,是做家庭教育的,可以解决我的困惑。于是一个练习几乎变成了我俩的练习(她俩的分享三两分钟就完了,她们觉得也没什么可说的)我后来知道方格衫名叫刘海霞,临汾人。也是在家庭中遇到困惑,和老公的关系,和孩子的关系等等。她最终走出来学习,她是去年年初开始学习的,到现在也就一年多不到两年时间,她居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但家庭关系和谐,而且她也从一个不敢在公众面前发言的人锻炼成为她们那儿读书会的主持人。而且现在她在帮助更多的人做家庭教育。她加我微信,给我一些她们的活动的资料和公告。那个时刻,我想,当我的处境分享出去,我就已经得到了疗愈。因为大家的倾听和接纳。同时交流让我获得了更多的信息,看到面前一个无限延展的新奇的世界,也看到了这么多人为家庭教育所做出的付出。
霍老师在大家分享的基础上展示了聆听的层次理论。聆听有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我听见”。就像快递员送快递,说你的快递到了。第二个层次是我懂得,就是有点了解对方背后的感情了。比如快递员说,给你家送快递挺远的。第三种感受是我是你,对对方的感受感同身受。这是更深层次的聆听。第四个层次是我在这里。我对这件事不做任何的评判,我就在这里,完全的包容,打开,它的本质在当下。
第四层次我还不了解。平时生活中,我的聆听大概在第二个层次。没有关注对方话语背后的意思,无法感受对方的感受,更无法包容当下的对方。
接下来的练习设置了三个场景(见图片)。要求我们写下回应孩子的话。
霍老师出示了十二种沟通的类型。这些看似正确的回应(比如,赞扬,赞同)实际上也不是很好的回应方式。于是,大家的回应一一粘贴在十二种沟通类型下面。
霍老师讲她和自己儿子的沟通故事,引领我们比较她前后三次和儿子沟通的不同,自己体会合适的沟通方法。然后分享了两点。一,首先要接纳孩子的情绪。通过语气词如嗯,啊哦,是吗?这样啊。等等回应。也可以简单的总结听到的话,以便验证自己是否真正了解对方的情绪。二,正确的解码和定义。别想当然。
通过角色扮演,体会自己的回应是否有效。其中,那个十五岁孩子不想上学,认为学校太没意思,而且许多成功人士不一定上过大学的角色表演,我们都笑翻了!爸爸换了三四个,每个有每个的风格。旁观者清。坐在下面观察,很清楚的分辨得出哪种回应孩子的方式更合适,孩子更易接受。同时也发现,虽然老师分享了好的回应方式,但是,实际落实却那么困难。有些是思想观念还没转过来,有些是心里知道,实际问题抓狂,还有的是想改变,但不知不觉,还是走入了自己的舒适区。倾听孩子,落实在行动上原来这么难!
如果以前,有人说我不会说话,我大概会反驳。可是,现在我越来越觉得我们常常说一些正确的废话。站在道德,理性的制高点居高临下俯视孩子。殊不知,站在山上的我们看山下的孩子渺小,同样,站在山下的孩子远望高山上的我们,一样渺小。
霍老师最后总结:接纳孩子,也许这种接纳是不得已的接纳。你的孩子挑食,撒谎,磨叽,不爱交流,成绩不好,不想上学等等等等。你要告诉你自己。我受得了!我能接住。孩子当不了英才,我陪着他当庸才。他做不了,我能理解。他总有好的方面。我就看着他的好的方面,他不好的方面,我们有机会发展。我们内心笃定,充满对生命的尊重和爱。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方法上可能不一样,但必须在这个“道”上。这个“道”就是接纳,就是正面的引导。道不对,用力跑,更错的多。道对了,用力学,才有效果。